今天突然想開這么一個小連載,寫寫去年九月到今年七月在云南一所山村小學里支教發生的事,第一件想起的就是今天要講的故事。
那是今年一月份的事了。
早已忘記了具體的細節,只記得當時我沒課,在寢室里上網。
突然,聽到腳步聲和敲門聲。
“LuLu老師,你在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在,有什么事?”我走到門口打開了門。
是我教的五年級某班的一個小男生。
這個男孩個頭不高,我去他家家訪過,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爺爺奶奶照顧他,是留守兒童。
去他家家訪的時候,他的爺爺奶奶都很熱情好客。
他的爺爺更是說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
在與他爺爺的溝通中,我得知小男孩還有個哥哥,現在已經去外地讀高中了,非常會讀書,非常優秀。
在這樣的家庭里,兩個孩子必不可少的會被作為比較的對象。
所以,爺爺是嘆著氣對我說我教的這個小男生--他的小孫子肯定讀不好書。
這么說的時候,那孩子就在旁邊,靦腆地笑著,好像有點不好意思。
還記得那時我跟他的爺爺說,我相信他也一樣可以讀好書。
小男生在學校里的確成績很不好,平常上課也不太聽講,課后不愛做作業。
但他愛運動,愛笑,是個有活力的小男孩。
去他家的時候,吃過飯他就帶我去他家后山上玩。
山里的孩子爬山那真的是如履平地。
還記得那日陽光很好,他非要給我摘樹上的果子,那果子結的特別高,他蹭蹭蹭就上去了,我都來不及阻止他。
我就在下面提心吊膽地看著他像個小猴子似的,身手敏捷。
直到他順利返回地面了,我的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
因為第一次去他家不知道具體位置,他早早地會到村口來等我然后帶我上去,等我要走的時候他又送我回到村口。
“LuLu老師,這個送給你。”
時間又回到在宿舍的那天晚上。
“這是什么?”我問他。
“你打開看看嘛。”
那是一個手機盒子,打開之后我看到了一堆小玩具,好多都玩得很舊很黑了。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揪緊了,這當是那孩子最珍愛的玩物了吧,卻這么一股腦地都送給了我。
記得我私下里問過他,你想你的哥哥嗎?
想。
那你想去找他嗎?
想,我想以后去哥哥讀的高中讀書。
后來,我又去過他家一次。
那孩子還是經常邀請我去他家玩。
可惜直到我離開,我也沒再去過。
今天,當想起過去的那些事,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和他奇怪的禮物。
暖暖的,酸酸的,還有一點點的苦味,回味悠長。
P.S.【支教那些事兒】專輯會不定期連載,有【小確幸】專題就一定會有與之相對的【小傷感】或者【小低谷】……大家可以留言幫我想想另外一個專題的名字。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但因為隱私,所以我不會提到很多細節的名字,還望大家見諒。喜歡的話就關注和打賞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