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沒有給大家推送消息,實在是對不住,在這里給大家道歉了。同時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新年快樂,雞年大吉。也為大家沒有取關表達我最最衷心的感謝。
這幾天去親戚家串門,直到昨天才回來,晚上去了KTV,喝了點酒,也沒心思寫推送,就一直拖到現在。感覺自己自從考研結束后,變得一天比一天懶了。考研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段時光,每天累得跟狗一樣,可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整個大學甚至工作以后都找不到這樣充實的一段時光了。
小時候,每次過年都無比歡樂。還記得小的時候,和附近親戚家的年齡相仿的小孩一起玩,有時候掏鳥窩——雖然我不敢,每次都是他們掏的。還時不時的去賣店買鞭炮,劃炮、摔炮、竄天猴一應俱全。那時候天是真冷啊,到處都是皚皚的白雪,那也絲毫凍不掉我們的熱情。
我們當初也是頑皮,抽冰猴專門去路上,也不管有沒有車。時不時地就把冰猴抽到了人家車底下,車都躲著我們走,別提當初我們有多興奮了。看到車過去了,我們就在車后面扔摔炮,嚇得車趕緊往前開,他們也知道我們不好惹,哈哈……
小時候的娛樂活動可遠不止這些,且聽我慢慢道來。冬天的娛樂活動最多了,路上能夠沒過鞋的大雪可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用竹條制作弓箭,往堆好的雪人身上射;我們用樹杈制作彈弓,比比看誰射得遠。
當時我們最喜歡玩的就是“爬犁”,由于制作材料不好找,我們直接就用鐵鍬來代替了。一人拿著鍬把兒拉,另一人雙腳踩在鐵鍬上,雙手緊緊把住鐵鍬桿。這時候就顯出鐵鍬的缺點了,因為遭罪的永遠是蹲在鐵鍬上的人,每次拉著拉著,鐵鍬就翻了,弄得全身都是雪……
就連吃完的冰糖葫蘆的竹簽子,我們照樣能玩。尖的那一端朝前,放在雪地上,腳上一使勁,一下子就能踢出好遠好遠,然后跑過去撿起來繼續踢。至于礦泉水瓶的瓶蓋,我們準備好抽冰猴的鞭子,瓶蓋放在雪地上一抽,飛的就更遠了。
那時候,每次過年去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家串門,都能呆上個十天半個月的。在我奶奶家就和我老弟(我姑家的)買各種各樣的鞭炮,解鎖各種放鞭炮的姿勢。什么用“地雷”放在雪堆里把雪堆崩出個坑,用劃炮扔在易拉罐里把易拉罐炸開花這種小兒科的伎倆我們早就不用了。
我們找來一個啤酒瓶,然后拿出劃炮,他先劃了一個扔在瓶里,我等了兩秒左右,劃好另一個,水平放在瓶口上。等到第一個響了之后,會把上面的蹦到天上去,然后時間剛剛好,上面的在天空中炸開,形成二踢腳的感覺。
每次我們的時間都能控制的剛剛好,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還有我們用手拿著竄天猴點燃,飛了之后會把手給弄黑,甚至,我們都拿著“啄木鳥”“大地紅”在手里點著過,事實證明,拿著鞭炮的尾部不會蹦到手。現在想想真是后怕,萬一當初傷到自己怎么辦,但那個時候才不這么想呢,怎么好玩怎么來。
到了正月十五就更歡樂了,因為那時候在一中會放花。全家人吃過晚飯,不到五點就往一中趕去,那時候除了步行,你用不了任何交通工具。到處都是人,都在往一中走去,若是一家人沒有牽著手,準保一會兒就走散。
6:30開始放花,一直放到8:00左右。那時候也沒有手機,沒人想著拍照什么的發個朋友圈,都在享受著當下。因為一旦錯過了,就只能等下一年了。真的,有些東西,只有覺得稀少,才會萬分珍惜。
看花歸來也不閑著,家家開始點煤油燈,把家外面的路都照的亮亮的。至于我們小孩子,當然是用罐頭瓶子做燈籠,去小賣店買花放啦,我們才不會閑著呢。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小孩子的創造能力,曾經因為買不起風箏,我拿著塑料袋放過,雖然最后失敗了,可當初可是想了好久才做出來的。
不怕你笑話,小學時候我還會縫“口袋”呢,一天縫了5.6個,不管是一整個的,還是6個小的拼湊而成的,我全會縫。
回首往昔,小時候過年的歡樂還真是不少,留下的記憶也最深刻。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是因為自己長大了,還是因為時代進步的原因,過年似乎變了,變得只剩下一個假期的代名詞了。
放鞭炮被禁止了,綿綿不絕的鞭炮聲不見了,甚至自己都已經好幾年沒有放過鞭炮了(這個并不是因為鞭炮被禁了,而是因為自己心性改變了);十五集體的放花也不見了,看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以前元宵節還能看到冰燈,現在想看冰燈都得專門去哈爾濱了;街上吵吵鬧鬧的小孩聲不見了,全家人都在家里搶紅包了;春晚的直播沒人看,人們要么準備群發短信,要么準備搶、發紅包,剩下的可能去刷劇打游戲了,反正還有無數的重播可以看。我總有一種感覺,線上的聯系更密切了,線下的人卻更孤獨了。
也許這也是時代進步的一種體現吧,我們無法改變,盡力去適應就好。在過去,跨省的電話都不敢打。如今,即使跨洋,都可以面對面視頻了。現在小孩的玩具也越來越先進了,遙控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過的玩具,現在基本有小孩的家里都有了。現在和他們說起自己當初玩的扇piaji、彈溜溜、跳皮筋……怕是連他們也會對我們嘲笑一番吧。
一個時代過去了,守在家里掐著時間寫作業看《四驅兄弟》、《鐵膽火車俠》、《光明使者》的時代或許再也回不來了,但我總覺的那個時代才是我們90后最真實也最印象深刻的時代。現在我和別人聊天,也會經常分享我當初的經歷,畢竟,那才是我們那個時代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