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分娩這個話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順產。順產的優勢也一直被無限放大化。
首先順產身體恢復快,不用開刀,產后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有的產婦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具體要根據身體的恢復狀況。其次,減少嬰兒肺炎發生率,經過產道的擠壓,口鼻粘液會更容易被擠出來,這樣新生寶寶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再次,對于愛美的女性來說,腹部沒有刀疤而且產后身材恢復的快。更不用提傳統理念里的順產花費低,安全性高,發病率低。在二胎開放的年代,有利于在孩子一歲后,短時間內繼續生育。這一切,讓產婦和家屬們對順產充滿了膜拜。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于8·31榆林產婦跳樓事件還記憶猶新。2017年8月31日20時左右,在陜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一名孕婦(馬茸茸)從5樓分娩中心墜下,因傷勢過重,經醫護人員搶救無效身亡。事發后,圍繞“究竟是誰拒絕為產婦實施剖腹產”,醫院和家屬各執一詞。
這個事件發生時候,我剛好處于懷孕狀態,對于一直在運動和準備順產的我,增添了焦慮情緒。入院分娩之前,我給家人安排好了很多事情,包括如果有意外,那么,如何安排以后的生活。至今,我也沒有覺得我這個舉動杞人憂天,幼稚可笑。2018年3月初,我和家人來到醫院,約好了醫生進行分娩。由于過了預產期寶寶沒有動靜,所以醫生建議打催產素,當骨縫開到五個時候,我還談笑風生,我覺得我的耐疼能力是特別強的,到七個時候我開始有點受不了,醫生讓我上了無疼以及輔助我做各種運動,到了八個骨縫時候,我已經難以忍受了,醫生把我的家人叫進來安慰我,輔助分娩。我哭著說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醫生對我的家人說了一句話,她堅持了這么久,實在受不了了,如果強行順產對她心理造成影響,可能會影響以后的受孕。就這樣緊急安排了剖宮產,打完麻藥幾分鐘,我渾身開始都顫抖,吐了一手術室。如今,Kevin十六個月了,很多的夜里,我都會做夢,回憶起那一天。不自覺的就醒來。這種心理的創傷,在中國現在的國情下,真的很難言明。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忠實的連接器,它記憶著我們的過去,承載著我們的現在,準備著我們的未來。
比Kevin大五個月的石頭,他的媽媽在分娩時候,宮頸陰道重度撕裂,縫合不太好,又因為孩子又產后住院,自己身體護理不當導致重新處理傷口。更不要說她在現在的生活中遇到的宮頸松弛,漏尿等這樣的痛苦。女性的這種痛苦是很難言明的。這些都是在順產途中遇到的實際又痛苦的問題。
生產的過程,是產婦和自己和孩子一起奮斗的過程。產婦應該在生產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產婦要承受的是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恐懼。世界衛生組織把疼痛分為十個等級,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其中分娩疼痛bei現在醫療條件還無法給每個產婦估量疼痛承受度。
作為媽媽,母性的本能,讓我們理所當然的趨向于順產,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狀況,承受度,達到極限時候,一定要自然轉剖。
我們是母親,我們也是女人。每個人的奮斗不同,奉獻不同,痛點不同,不要在母親頭上掛一根標桿,不要給自己畫地為牢,如果在生產過程,自己努力了,還是沒有辦法堅持下去,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不優秀,為了人生的的路走的更舒暢,果斷,剖宮產。沒有什么比你好好愛自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