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和高翔糾葛之前,林天驕是高高在上的。
雖然眾人眼中榮光萬丈,但她過的并不真實。 她優秀,是為了人們眼中需求的完美。
至于自己,她忽略了。
明明喜歡天文,好奇天上的星星世界,卻把理想定位給師長們希望的清華金融。
明明已經很優秀了,卻依舊為了保住測驗的第一,破天荒的去作弊。
這一切都為了她是父母眼中的驕傲,老師眼里的三好,同學眼中的學霸稱謂“朝天椒”。
而她想要什么,已經不重要。
她理所當然的過著眾人眼中“朝天椒”的日子。
哪怕好朋友陸田甜帶著喜歡的男孩子歐小洋出現在她面前,林天驕下意識的也是各種挑剔不喜。
直到她交集了高翔。
就那唯一的一次作弊事件,高翔袒護了她,為她背了黑鍋。
隨后的了解中,彼此漸漸喜歡。
學霸和學渣的情竇初開,注定會矛盾重重。
兩人生活的環境,對未來人生的價值觀,是兩個截然。
當林天驕得知高翔退學后,跑去質疑他,說他荒廢人生的時候,高翔看著她,不知道該說什么。
倒是旁邊高翔的友人沖她喊了一句——有多少人的人生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我們只活給自己。
喜歡講真話,做自己的高翔最后離開了她的城市。
而她,在得知高翔即將離去的那一刻,領悟到自己該要什么。
毅然放棄了省三好學生的榮耀,做回了自己。 可惜兩人還是在大雨磅礴的車站,一個車里,一個車外,擦身而過。
沒法送行,那就用歌寄情吧。
當林天驕在電臺里為高翔唱起那首曾經他為她唱的《hey jude》,火車上聽著收音機的高翔淚奪眶而出。
他沒有告訴她,他的退學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她。
因為她沒有如約而來,沒有來看那場他特意為她買票的月球隕石展出。
事后她為此道歉,他假裝著說自己也沒去,沒關系。
其實他等到很晚,最后關門進不去了,他偷偷爬進了展覽館。
用心拍下那些圖片,結果被保安發現,就送派出所。
警察來到學校,隨后他被退學了。 離開之前他要圓她一個夢。
他把教室畫成宇宙,月球的模樣,作為離別的禮物。
他對喜歡她的另一個男孩子說,你只看到林天驕高高在上的樣子,你可曾關心過她過的開不開心?
這就是青春年少的喜歡,什么都沒說,卻心里都記著。
成人的世界總是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為了不得不妥協說謊,營造虛偽。
但書籍和學校教育著學生,做人要說真話學做真人。
可真的說話了,人們又會用世俗社會的標準去評價對錯。
讓青春的少年們不知所措著,到底是什么是該,什么是不該?
如果說高翔的事件讓林天驕動搖了以往一直有的觀點——人生積極就是做到別人眼中滿意。
那么林天驕無意間發現了父母其實早離婚,住在一起,不過是為了不影響她高考的心情。
那一刻,她是真的迷茫了,開始思考了。
當屬于她的夢想被母親碎了一地,林天驕忍不住刺破了真相,喊出——我不想過像你一樣的虛偽人生。
明明已經離婚,已經相互厭倦,卻還在她面前每天演戲,假裝恩愛夫妻。
而高翔的離去,終于讓她明白自己未來想要的人生。
她記著高翔對她說過——“不要把全世界放在你肩上,去做你喜歡的是事吧。”
電影最終的結局,林天驕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高翔去了非洲,繼續奔波,飛翔在自己想要的人生里。
或許有續集吧,因為影片最后林天驕說,她計劃去非洲,希望遇到他。
是啊,有多少人的人生是給人看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呢?
又有多少人大概已經不記得自己想要什么了,他們只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過著自己的一生。
青蔥年少的時候學校教育我們長大了要為了理想而奮斗,可我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很多時候我們的理想是家人的希翼,是長輩們的語重心長,自己想要的總是放在最后,好像可以隨時不要。
又有幾人能遵從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呢?
青春迷茫,迷茫的是這個自我如何安放。
青春,真的是一部憂傷的書籍。
當你在書里的時候,感受到就是青春的風華,青春的歡愉,和沒心沒肺的傻笑天真。
當你成為看書的人時,就會發覺這部書里無論是笑還是哭,都是淡淡地傷感彌漫。
看這部電影就是這樣的感覺。
哪怕劇中人在甜蜜,在嬉鬧,你也會覺得心澀。
成長不就是這樣么?不是學到就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