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愛冒險,不止生活,投資上也如此。也許你身邊親戚朋友中就潛藏著這樣的人,提到股市就談“股”色變,然后告訴你這東西很危險,跟賭博沒啥兩樣,千萬不要碰云云。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曾在股市中受傷太重,虧得一塌糊涂。
他們因為虧損就得出“炒股跟賭博也差不多了”這樣的結論,是沒道理的,更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而缺乏獨立思考,也許是造成他們虧損的一大重要原因。
與激進式的投資相反,有另一撥人,他們總是小心翼翼,追求“不賺錢可以,但是決不能虧”的理念,反而更容易收獲驚喜,從而賺到錢。
而談到保守,就不得不談保“保守主義”以及建立在保守主義思想之上的投資哲學。
(一)
保守主義是一種思想體系。
人們往往把“保守主義”看成是頑固、守舊、落后的代名詞。其實不然。
“保守主義”不反對進步和創新,只是強調”傳承“,強調對事物內在規律的認知和遵守,反對“幻想”式的激進變革。突破原理的創新也不能叫創新。
“保守主義”提醒人們要對傳統智慧和經驗保有一份敬畏。世界于人,未知遠大于已知。只有敬畏,才能吸收和少栽跟頭。
以“保守主義”的姿態對待事物,就會更謹慎從事。不做錯的事情是做對的事情的前提。
“保守主義”不是故步自封。如果發現過去的理論和經驗與現有事實相違背,即便那些理論和經驗看起來再好,它也會尊重事實。尊重事實、務實行動,正式保守主義的原則之一。
(二)
保守主義可以指導金融投資。
保守主義獨特的世界觀,與格雷厄姆等價值投資派大師的理念渾然一體。
價值投資之父格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內在價值學說”與“安全邊際原則”等理念,以及后來的著名價值投資者菲利普·費舍爾提出的購買安全邊際大的公司,集中投資,并且長期持有的理論,正是保守主義所強調的價值觀。
價值投資,就是保守主義在投資領域的直接應用。
每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都認為自己是保守的投資者。不論是投資理念、投資風格、財務甚至被投資公司的管理者都必須保守。
只有如此全面保守,才能符合價值投資的要求。
(三)
人是無知的,也是有缺陷的。
要在能力圈內集中投資。所謂的分散投資、全方位資產配置,簡直滑稽。
很多所謂的專家和理財規劃師,如果你跟他說我手上有100萬,怎么理財啊?他們多半會拿出一張紙來,照搬各種爛大街的理論,告訴你股票要買、黃金要買、債券要買、基金要買,總之各種投資品都要配置一通,美名其曰這叫“分散投資風險”,我呸!
你要按他指導的這樣玩,不跪才怪。為什么?
因為這種“每種投資品都買一些的做法”不僅沒能達到那些規劃師所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以此來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反而把你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之下。
你要知道,島嶼越大,海岸線就越長。
同樣地,知識的島嶼越大,無知的海岸線就越長。
你雖然可以通過努力增加新知識,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克服無知,反而會帶來新的無知。每個人都有無知的一面,即便是在投資品類上,你每研究通一個,就要耗費大量時日。
因此如果一個不到30歲,就號稱自己是熟稔于股票、基金、黃金、房產等各種投資品的高手,那么我想他不是騙子,就是瘋子。你離他越遠越好。
因此,投資者必須在自己能力圈內投資,萬萬不要在不熟悉的領域下重注。為此,你要集中而不是分散投資。雖然你可能因此錯過圈外的機會,但如果這個機會與你的能力無關,那這些機會根本就不是你的機會。比特幣1月份漲到突破天際,你對區塊鏈屁都不懂,你敢投嗎?
另外,人性的無知和缺陷意味著人一定會犯錯,而這也意味著你要更少次數地投資和更少的交易次數,它同時意味著你一旦投資了就要堅定持有,長線持有。
既然錯誤不可避免,越是頻繁操作,犯錯概率就越大。堅定持有,你只會錯一次,頻繁操作,你會錯很多次。
頻繁出手、快進快出意味著自我否定,不僅否定了由于自己的輕率所犯的錯誤,也同時否定了自己的正確。股票一買就跌,跌了就急,急了就割肉,割肉后馬上漲,左右打臉......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保守的投資者則不同,他們非常自信。他們勇于承認錯誤,但不愿頻頻自我否定。
所以,保守投資者即便一筆投資虧了,卻不會打擊自信,而那些快進快出的投資者則不然。
(四)
進程不可確定,秩序不可全知。
不去預測市場先生的情緒,無視它就不被奴役。
人類面對的世界時不確定的、非線性的、不按部就班的,世界進程不可確定,秩序不可全知。保守主義堅決反對歷史決定論,沒有人有能力預知社會的全部進程,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都是不能準確預知和不可計劃的。
人是情緒的動物,自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無視這種不確定而去做任何整體的、精確的預測都是不可能的,且是徒勞的。因此價值投資者不要去預測宏觀經濟、證券市場和股票價格的走向。查理·芒格說得更絕對,他說他從沒有從預測宏觀經濟上賺過一分錢。
對很多人來說,預測只是他們的工作,人家混口飯吃而已,你卻當做金科玉律深信不疑,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市場先生常常喜怒無常,說他是瘋子不為過。他的行為,無人能精確預測,而且是持續的精確。
面對瘋子,對好的策略是無視。徹底無視他的情緒與舉動,而不要試圖去預測或順應他的情緒。
(五)
主張消極審慎,反對積極作為。
人類行動的目的,不是不計代價追求最好結果,而是盡可能避免最壞惡果。
基于對人性和對人類秩序的上述看法,保守主義在態度和行動上總提示消極保守的,主張消極審慎,反對積極作為。不追求“最好”,而是避免“最壞”。我覺得這挺好。
相對于保守主義的消極世界觀,價值投資者有兩條最著名的“基本原則”:原則一:永遠不要賠錢;原則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可見,價值投資的取向也是消極保守的,它關注的不是賺更多,而是如何避免損失。這也產生了價值投資的一個鮮明特點:審慎。
人知識有限且容易出錯,審慎的必要性由此產生。
審慎與耐心、堅毅、克制是聯系在一起的。這就要求投資者要遏制住心中迅速求富這頭沖動的怪獸。在股市上,多少無知散戶,死于追漲停板,而對質地好很少有漲停板卻質地好的股票視而不見。一個字,貪!
貪,就容易被迷惑,被迷惑就不顧一切。多少人為了貪那多幾個點的收益,心甘情愿拉著自己親友給那些金融騙局送錢,最后不僅自己本金被騙光,還把人品也搞沒的。
對保守主義者而言,審慎有其特定的意涵:只有根據長期后果來衡量一件事情,才能算得上是審慎。用審慎原則來投資,就必須考慮到這個投資的長遠后果。
只有長遠后果而不是近期后果非常可取的投資,才是審慎的、正確的投資。
(六)
時間與傳統下的價值。
能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價值,才能叫價值,否則就不是。
從效用上看,保守主義是關于如何降低風險的主義。
從內核上看,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是由一組原則與觀念組成的信仰。保守的價值投資就是做人。在投資中做人越到位,投資就越成功。
保守主義的價值觀是個人本位而不是集體本位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價值投資就鼓勵每個投資者做與眾不同的事情,用自己的個性、各自的能力圈和投資風格,做自己的投資。保守的價值投資者不做集體主義的旅鼠,堅持用反向的,批判的態度來面對市場。
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互為兩種對立的投資哲學。一個折騰,一個不折騰。
激進者期待速富,因此常頻繁操作、壓下重注。他們以萬變應萬變。以萬變的操作應對萬變的市場先生,故而也就壓力山大,進而安枕難眠。
保守者重視價值,追求穩定與長期回報、不下賭注、極少操作。他們以不變應萬變。故而也就睡得香。
投資,還是“保守”一些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