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該書的種類與主題分類:
非虛構-哲學-經濟
2、該書在談些什么(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
保守主義投資哲學
3、該書關鍵詞(詞意與作者達成共識):
財務自由,自由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
4、作者主旨是什么、寫該書的目的(他想要解決什么問題):
5、全書大綱(將主要部分按照順序與關聯性列舉出來):
保守主義的關于人類本性的哲學問題上認為人性是有缺陷的,相信社會弊病只可能減緩而難以根除。保守主義的核心觀念是反對一切激進的革命和革新,主張節制政治,以妥協手段調和各種社會勢力的利益沖突。
導言
保守主義對人性持十分悲觀的看法,認為人在本性上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無知的一面,有很多東西都是一個人的知識所不及的。
每個投資者都有一個其知識和能力所及的能力圈。在這個圈內投資,投資者成功的把握比較大。逾越了這個能力圈,招致損失是必然的。
把自己局限于能力圈之內的“壞處”是可能會錯過圈外的投資機會。但是如果這些機會與你的能力根本無關,這些機會就不是你的機會。
保守主義發現,人在本性上的不完善還意味著,人類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人是一定會犯錯誤的。但是保守主義的努力方向不是完全杜絕人犯錯誤,而是盡可能降低犯錯誤的概率,減少錯誤的后果。
既然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越是頻繁操作,犯錯的概率就越大。
保守的價值投資者通常是非常自信的,他們勇于承認錯誤,卻不愿意頻頻自我否定。
人的知識有限而且容易出錯,審慎的必要性由此產生。
投資者首先遏制住心中追求速富這頭沖動的怪獸。價值投資的策略就是審慎投資的策略。
安全邊際概念的最大效用就是在于它有助于降低風險。(安全邊際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較被低估的程度)
保守主義特別強調信仰與道德的重要性。投資活動的本質是有關道德與信仰的。投資者怎樣信仰,按什么樣的道德準則生活,就怎樣投資。
保守主義致力于保守自由,而價值投資幫助人們獲得財務自由,從而使人身自由有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一個人有了財富,有了財務自由和人格獨立,就不會被逼著去做傻事了。
一、本體
金錢的精神本質
金錢的衡量文明的尺度,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金錢是一種精神與道德現象。錢越多需要的德越高,只有德高之人才能駕馭。
思想是財富的源頭
專制政體更多地把財富理解為體力勞動的產物。自由市場經濟與憲政民主的政體更傾向于認為人的心靈才是財富的源泉,是人的思想能力把無形的觀念與決定轉換成有形的財富。
財富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由人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因此,每個人要有發揮自己創造力的充分自由。
對財富性質的理解方式決定了創造財富的方式。財富的形成固然離不開勤勞、節儉,但是在根本上,財富是觀念的產物,是人的思考能力的產物。
追求財富的過程,是腦力與自然同步的過程,是審慎思考、正確判斷、耐心等待、合理行動。投資就是用頭腦中的投資理念去順應財富的自然之道,當兩者合轍了,財富就產生了。
很多投資者的失敗,其根源多半是不思考,不善于思考甚至不愿意思考,做得太多,而思考的太少。
只有獨立思考,才有可能正確思考。
善思考、愛智慧,并用之于投資,就自然會有財富。這是最難的,也是最簡單的創造財富之道。
二、人性
我們是上帝的烏托邦
對人而言,無知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
每個人的能力都局限在特定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有其難以逾越的能力圈。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
理性是行動者在其知識和智慧范圍內運用最有效的手段來達到目標的能力。有理性的人對事物所做的評判,并不是基于他本人那種不經分析的沖動、成見和癖性,而是基于他對所有能有助于形成深思熟慮的判決的一個證據所做的審慎的判斷。
投資應該是一種最理性的行為,如果超出了投資者的理解能力就不要投資,投資者只能做自己完全了解的事。
能力圈的作用在于鎖定正確的投資對象,安全邊際作用在于避免為正確的投資對象支付高價。能力圈與安全邊際是保守投資者的左膀右臂。
一個人很容易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很難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于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如果你不了解一個行業,你有兩選擇:學會了解,或者回避投資。如果你對這個行業的了解還處在學習過程中,也請不要涉足。
要能夠克制自己不去撿能力圈之外的錢,哪怕它散落得遍地都是。
盲目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人類的通病。有成就的投資者更容易犯這種錯誤。
投資與人性
保守主義的人性論認為,普遍的人性一直存在,而且一成不變。
人的有限性不僅表現在人人都有壽終之日這一點上,而且尤其表現在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這一點上。
在投資活動中究竟應該如何應對人的本性?保守主義價值投資哲學的回答是:既要順應人性,也要抗拒人性。
抗拒人性中的一些傾向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為人性常有對立的兩面。(比如:懶惰與勤勞、從眾與立異)
投資者要順應追求自我實現的本性,就必須抗拒恐懼、貪婪、短視、從眾、情緒化等眾多人性的弱點。
既然每個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為了降低犯錯的概率,就應該減少投資的次數,增加投資的相對集中度,以提高每次投資成功的概率。
要想投資成功,必須抗拒集體主義的從眾心理。
反向投資的精髓在于:防止自己的錯誤,利用他人的錯誤。
保守主義價值投資者的一個重要美德是能正視自己的錯誤。
人性之所以被稱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于他和自身并難以克服。
當投資者遭遇不破解確定的政策
成功投資者的重要秘訣就是增加確定性,減少不確定性。
盡管事實上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是無賴,但是你必須假定他們是無賴。把他們當無賴去加以防范,他們的危害才能得到限制。
執政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行使權力,就要有為,這兩者決定了當政者必然要用手中的權力來頻頻干預。
中國資本市場以政策市著稱。各種政策不僅初一十五不一樣,而且會對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用組合重拳出擊,并常在背后實施偷襲。
對猜不透的政策,要么不去猜測,要么朝最壞的方面去猜測。投資者把當政者往壞處想,對投資有好處;把當政者往好處想,對投資有壞處!
總之投資者如果沒有能力把當政者變成天使,那就假定他們都是無賴。
三、人生
知足者富
對那些不以投資為志業的人,僅僅為取得財務自由而賺錢的人,他們不妨為自己設一個彈性的上限。在自己的財富觸及或超過這個上限后,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興趣投入到自己的志業和真正的愛好上去。
金錢買得來幸福嗎?
在日常生活中,“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斷定為不可兼得的選項,實際上常常都是同時成立的,甚至是可以同時實現的,而非二元對立的。
在投資的事業中,擁有更多金錢與因從事所喜愛的工作而獲得的幸福,毫不沖突。
幸福來自實現個人追求后的滿足感。幸福來自實現自己追求與價值的意識狀態。
當天使戴著魔鬼的面具時,投資者應當悲觀,還是樂觀?
樂觀的人關注的是機遇,悲觀的人關注的是障礙。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樂觀的人期待成功,悲觀的人期失敗。
衡量一個人,一個投資者的智慧與境界,就是看他能否從萬事萬物中找到好的、令人樂觀的一面。
審慎的樂觀是最簡單最富饒的投資智慧,比投資技能重要個千萬倍。
四、心與物
內在財富決定外在財富
一個人靠投資取得的財富,是由這個人的內在財富決定的。
真正的投資者就像一個拾金者,他拾撿的是他內在的財富。他的內在財富越多,他拾到的外在財富就越多。
不怨天,不尤人
健康的態度是投資者巨大的內在財富。而拒絕報怨是健康的人生態度的重要特征。
報怨是對自己的一種殘忍,因為他們用這些鎖鏈牢牢地鎖住了自己心靈的大門,堵死了成就自我的路徑。
如果一味怨天尤人,這說明,在內心里,他自己已經失去了對自己的生命路線、事業航船的掌控,已經認定自己是一位輸家。
貪婪與恐懼之間
在貪婪問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是在有無貪婪上,而是在貪婪到什么程度上。
價值投資者通常以事業的成就,而不是單純以金錢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
五、時與空
時間在價值投資中的地位
對保守的價值投資者來說,投資的增值是通過時間來實現的,投資的回報與時間的長度成正比。
選擇投資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秀公司,才是成功投資的關鍵。
最成功的人是那些做決定之前花很長的時間去深思熟慮的人。
不要做大的公司,要長大的公司
保守主義看待世界的出發點是道德本位的。
即使品行不端的人也不愿意跟品行不端的人打交道。
保守的投資者應該投資保守的公司,那些保守其經過道德檢驗的核心價值的公司。
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10分鐘都不必持有。
六、已與群
我只靠我自己
在人世間,你自己是你最可靠的人。一切事情,你可以參考別人意見,但是最終要聽你自己的。
從保守主義投資哲學的角度看,憑借內幕信息來投資,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會導致投資者迷失自我,放棄自我判斷,放棄自我研究,放棄自己的投資哲學,放棄對自己的信心,造成投資者對他人的依賴。
內幕信息給人的刺激就像是嗎啡一樣,會讓人產生毒癮般的依賴心理,長此以往人會滋生惰性,懶于分析,厭于研究,并失去抵抗誘惑的能力。
只有拒絕成為取巧的機會主義者,有能力抗拒內幕信息的誘惑,不依賴他人,自信地依靠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保守主義的價值投資者。
天賦指向天命
金錢是一種媒介體,人們通過它交換各自的天賦,各自的產品與服務。
正確的投資意味著投出的錢越多,收到的錢就更多。不把錢投出去,就不會帶回來更多的錢。
具體地說,就是把錢用在提供能讓他人收益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上。不把錢有效地用在為他人服務上,錢就會溜走。
金錢是因果關系的產物,是交換和交換關系的產物。
投資者與客戶之間是服務、交換、互惠關系。
職業投資者的成功,取決于能幫助多少人獲得多少回報。
如果你要想獲得財富,你就努力幫助他人獲得財富。
如果你想從人世中獲得什么,你就向人世間提供什么。
從君臣主仆到我伙伴共和
搭檔、伙伴幾乎是一切事業成功的關鍵。
尋找自己中意的搭檔應該遵循哪些標準?兩個:優秀的大腦與優秀的品行。
對中國人而言,優秀的品行甚至更重要,中國從來不缺聰明人,缺的是優秀的品質。
在伙伴關系中,合伙人通常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品行、能力同等優秀的、甚至更優秀的搭檔一起共事并相互充分信任。
從投資到仁愛
行善者可以從樂善好施中得到巨大的精神與心理滿足,甚至讓自己有難得的特權感和操控感。
七、價值
價值發現源于資本自由
這個世界上,個人越自由,資本就越自由。
資產失去了流動性,沉淀在里面的資本就失去了自由。
資產在買入后流動性越來越差,這就是壞的投資。
資產在以合適的價格買入后流動性越來越好,這就是好的投資。
一鳥在手
價值反映了人與物品的關系,而人類正是在這一關系的基礎之上對物品的價值進行判斷。
所謂價值投資,就是去做價值判斷,對投資對象中所含的財富的正確判斷。
正確的判斷才是價值投資者的關鍵。
從東施到西施
價格不等于價值。
別情人眼里出西施。
八、知識
為什么保守的投資者慎對科技創新?
技術性知識(teehnical knowledge)
實踐性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
完全由技術性知識轉換而成的產品,其生命力在于技術的不斷更新、升級、換代,生產廠在此過程中不斷洗牌,新的出現,舊的淘汰。
實踐性知識是一種源于生活的智慧,無法或者沒有必要用精確的數據或公式來表述,這類知識通常都是在長時間內累積篩選而成的,并形成獨特的工藝,和幾乎是一成不變的風格。
要正確,不要精確
人類的歷史命運與經濟活動是不可決定的,也是不可預測的。
正確性與精確性往往是十分沖突的,越精確可能錯得越離譜。
不要相信任何經濟學或財經權威有能力預測市場,不要把自己的投資建立在他人對市場的預測上。
致命的自負
所謂自負,就是對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持有沒有依據的自信,或者用常話說是過度的自信。
對一個高估自己的人,千萬不要低估他,尤其不能低估他可能犯下的錯誤。
九、方法
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價值投資主張認為,好公司是基于內在自身的好,而不是基于依賴外在于宏觀經濟、政府政策或行業板塊的好。宏觀上層的好反而有可能會遮蔽具體企業不好的基本面。
投資的至簡之道
價值投資特別強調對投資對象要有充分的理解。投資者不應該投資于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投資對象,不應該使用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投資工具。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能力對其不理解的東西做出正確的判斷。
越在簡單越容易理解,對越容易理解的事物越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價值投資者雖然追求簡單,但是必須直面復雜,必須有能力理解復雜,而且以簡單看復雜,能把復雜的事情化約為簡單,而且是正確的簡單。
成功就是將復雜的事情簡約化,而后將簡約的事情重復做。
少即是多
集中投資的特點是見好就留,通過不斷篩選留下少數幾個特別優異的資產。
投資者應該用增加對投資對象的理解而不是增加手中的投資數量來保護自己。
一說要集中投資,就不假思索,將全部資金僅僅投入到一個自己并不理解的投資對象,這是投機與賭博,而不是投資。
十、道德與信仰
價值投資
一個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知識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智慧比智商重要。
智商越高越容易產生致使的自負。
智慧更強調克服人性的弱點,強調人要恭謙、審慎、耐心。
成功的投資不需要高智商,但是需要高智慧。
你怎么能追逐別人的利潤
利潤的作用在于發現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如果生產者犯了錯誤,利潤就會糾正他們。利潤迫使企業自律。
靠正當的經營得來的利潤是絕對道德的,靠權力得來的利潤才是不道德的。
投資的過程就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過程,投資者是經濟的優化器。
投資關天意
投資者的使命不僅追求價值回報的最大化,而且要回饋社會,促進公益。
投資與信仰
一個完整的投資哲學通常包括:對價值的看法,對人性的看法,對市場的看法,對風險的看法,對投資自身的看法等。
一個投資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漸樹立起一些能經得住歲月考驗的哲學信念。
十一、真理與自由
從投資錯誤走向承認投資錯誤
回避錯誤,逃避批評,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天性。錯誤是投資者的終身伴侶,不犯錯誤的投資人永遠不會存在。
只有承認錯誤,才能承擔錯誤的責任。
不能面對自己錯誤及其后果的人,在人品上都是不可靠的。
拒絕承認錯誤,既是欺騙自己,也是欺騙別人。錯誤可以原諒,但掩蓋錯誤而說謊就不能原諒。
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保守主義的人性論之上的。這種人性論不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什么偉光正。
只有承認錯誤,才能直面錯誤,才能不斷從錯誤中學習。
不成功的人把失誤戀失敗,成功的人把失誤變成成功。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大多數人的天然傾向是隨大流、從眾。
如果你想比大眾擁有更好的表現,行事就必須有異于大眾。
逆向投資者必須具備一些特殊的品行才能確保他的逆向在正確而不是胡來的軌道上。(品質包括:批判力、想象力、創新力和持續的好奇心等)
逆向投資必須基于保守、審慎、理性,而不是自負、激情、瘋狂。
避免從眾的有效辦法之一是,多花些時間來想想自己的長期目標,找到并確定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目標。
獨立思考,意味著愿意逆水行舟,意味著逆流而動。絕對成功的投資必然是精神上絕對獨立的思考者。
從消極自由到財務自由
爭取財務自由,就是從無到有、不斷增加被動的收入。
爭取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主動地制造被動收入,把主動收入的結余通過正確的投資轉化為被動收入的過程。
財務自由是人身自由與獨立的物質保障。
消極的自由讓你免受政權的強制,被動的收入讓你能夠掌控自己。財富不一定能使人絕對自由,但沒有能維持體面生活的財富,那一定不自由。
財富自由能讓你做出你所做的選擇,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別人替你做出的選擇。
追求財務自由,還必須審慎、執著、不斷努力,放棄眼前的享受,耐心堅守到甜美果實的成熟。
心靈自由表現為行動的自由。
取得財務自由的過程,是確立自我的過程,是自己對自己全面負責的過程。
結語
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資哲學?
投資是一種非常個人主義的活動,需要投資者絕對獨立地思考,評估真實的自我,傾聽內心的聲音。
每個投資者,不論自己的投資哲學是否成熟,都應該寫成文字。
6、用自己的話詮釋該書:
與其說是投資哲學,不如說是做人的道理。
7、這本書說的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有道理,全部
8、這本書和自己有什么關系,作者幫助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搞清楚了錢真正的作用,換取自由!
9、不同意作者哪些理論,為什么: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