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天津的天氣飄忽不定,昨天氣溫逼近40度,把你烤的外焦內(nèi)更焦,今天就可以來場妖風,分分鐘把你吹成狗,并幫你DIY出各種造型。
打著遮陽傘,提著厚重的筆記本,準備去圖書館避避暑,周圍的聲音嘰嘰喳喳,聒噪極了,燥熱的天氣使我的心情變得一團糟,途經(jīng)兩個路人身邊,她倆正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高考結束意味著又有一大批小鮮肉要來咯”……別的話聽的極其模糊,只有“高考”這個詞就這樣清晰的闖入我的大腦。高考離我好久了吧,三年之前的我在高考前發(fā)了燒,打點滴,再加上當時雷雨交加,硬生生抗了過來,結果不盡人意。過二本線幾分,老師建議我復讀,可我一心堅定要去讀大學,如果時間可以重新來過,我依舊不會選擇復讀。但我會在考前再認真學習那么一點,考試時再仔細一點,把我的成績再提高一點。這樣,我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空間,遇到的人和事情也會發(fā)生改變。
當然這都是命,一切都已發(fā)生,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現(xiàn)在。三年的時間匆匆而過,即將要成為一名大四黨,最近,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游蕩,讓我備覺不安:究竟是你上了大學?還是大學把你上了?
在高中,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上了大學就好了,你們就解放了”。中國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讓多少人曲解了大學的意義,認為大學是人生的終極奮斗目標,只要上了大學,萬事大吉,從此以后就松懈自己,降低要求。反而,縱觀國外的教育,小的時候注重解放天性,到大學就深入研究知識,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究竟是你上了大學?還是大學把你上了?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畢竟在大學中過得風生水起,不斷突破自己的學生大有人在。
今天我只是和大家談一下自己三年的大學經(jīng)驗。
1、既然選的專業(yè)不喜歡,那就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努力闖出一片天啊。
想必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經(jīng)歷過,報考志愿時,很多人是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對自己即將要學的專業(yè)一無所知。入校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簡直太不對自己的胃口,神馬鬼?于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刷刷手機,看看微博,行尸走肉般坐在教室里就為老師點個名。如果老師不點名,內(nèi)心真的超級崩潰,好不容易起個早上個課,還不點名?逗我呢?日復一日,臨近期末,就指著老師圣母般的畫個范圍,60分萬歲,只求不掛科。
當然,人各有志,60分萬歲也是一種追求。可是,大學是與社會接軌的最有價值的四年,既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那就在保證自己專業(yè)不掛科的基礎上,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最起碼,在應聘的簡歷中可以底氣十足的寫上自己在某方面厲害的很,要不然,在以后的工作中上拿什么去和別人拼?
不要總拿太晚,來不及之類的話充當借口,只要你現(xiàn)在開始行動,多去嘗試,一切都不晚。
2、不要為了有所謂的愛情而將就自己。
似乎所有人對大學里的戀愛都充滿憧憬,浪漫而自由。可是命運總會和你開個玩笑,想談戀愛,沒門,男生就把你發(fā)配到全是男生的理科學校,女生就把你放到全是女生的女子院校。在這樣男女比例失衡的環(huán)境中,美女配怪獸的情景可算是再常見不過的了。雖說愛情是別人的,旁人說不得什么,但是也沒必要為了愛情而將就自己。
小雨是我的一個讀者,所在學校就像尼姑庵。開學之初,也著實被自己學校的男女比例驚訝到了,但憑著自己小白兔的長相,也有人追,雖說自己并不是很喜歡這個男生,但是一想到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本來男生就少,如果還一直秉持自己之前選男朋友的標準,那肯定是注孤生的節(jié)奏。于是,就順理成章和男生在一起,誰知,這個男生一副“我是國寶,我稀少”的面目,動不動就指示小雨去做這做那,更可氣的是,在和小雨在一起的時候,還出去撩妹!搞曖昧!不能忍對吧!真是不知道那個男生哪里來的自信?男生少,你就是稀有保護動物了?
所以,女孩子啊,千萬不要將就自己,在沒遇到最合適的對方之前,那就踏下心來,充實自己,隨著自己的格調(diào)變高,遇到的人也會越來越優(yōu)秀。愛情從不會缺席,所以你要靜心等待。
3、實在不知道去做什么,那多泡圖書館也是極好的。
很多人,大學上了四年,也不知道圖書館一共幾層?一次可以借幾本書?周一至周五什么時候閉館?……其實,當你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時候,比起窩在宿舍追韓劇、打游戲,圖書館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句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看看自己喜歡的書,任何類型的都可以,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說的簡單粗暴現(xiàn)實點,不抓緊多看兩本書,對的起每學期的學費嘛?
讀書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的容顏發(fā)生改變,談吐會更加從容,內(nèi)心會更加強大,精神世界也會更加充沛。
4、建議去做兼職,前提是不要做毫無意義的兼職。
想必很多同學都有上大學之后去找兼職的想法,不僅可以賺點零花錢,也可以提前體會一下社會生存之道,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idea,但是前提是必須要找能教你一些東西的兼職。否則毫無意義的兼職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zhì),為了今后可以獲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可以使自己在未來工作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如果有些兼職絲毫不能給予任何你能學的東西,那么不要去做,趁早安心下來,多學點對自己今后提升能力的東西,畢竟人要有長遠目標,你不可能指望兼職過一輩子。
5、在大學,找準自己的定位再決定是否參與班干部競選,加入社團。
新生入學時,各大高校的社團紛紛出動,為自己的社團招兵買馬。每天都會有一大厚摞的納新表讓人挑的眼花繚亂,恨不得自己有分身術,去各個社團都領略一下,于是,填了一張又一張的納新表。可以說,開始的熱情注定會造就后面的疲憊。例會,活動相互沖突,讓你疲于奔波在各個社團之間。所以,孩子,長點心吧,不要見一個愛一個,選擇一個從一而終,不好嗎?
如果你一心想當學術型人才,根本無暇顧及各種活動,那么就安心學習,試想一下,每次開會,辦活動,你都用學習當擋箭牌,那么如果人人都這樣,活動真的搞不下去,畢竟,沒人有權利要求你不去學習,所以社團不適合你。
如果你可以很好的協(xié)調(diào)時間并想在大學鍛煉一下,可以考慮加入一個社團,最多不超過三個,要不然你真的會很累。在一個好的社團,真的會學到很多,更重要的是會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