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閱讀不同書籍的方法
第13節:如何閱讀實用書籍
首先,與理論書籍不同,實用型書籍無法解決自身提出的問題,只有讀者按照書中所說的行動才能解決那個問題。然后,當你閱讀實用性書籍時,你需要問以下兩個問題:“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作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因此,閱讀實用性書籍,我們需要將前文提出的規則4和規則8改成:“找出作者想要讓你做的事情是什么”以及“找出作者提出的你可以解決這個事情的方法。”
第十四節:如何閱讀想象類文學
想象類文學和說明性書籍最大的區別在于,說明性書籍力圖傳播知識,而想象類文學則希望交流一種體驗。因此,在閱讀想象類文學時,你不能去尋找關鍵詞、主題句和論點,相反,你需要理解作者想要讓你體驗的經歷是什么。另外一個閱讀想象類文學的規則是:“不要因為小說中與事實不符的內容而評論一部小說的好壞。”
總之,閱讀想象類文學的規則如下:
i:“你需要先將作品分類”
ii:“你需要掌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即作品的情節。”
iii:“你不僅僅需要將作品簡化成一個整體,還要找出不同的部分是如何組成這個整體的。”
另外,記住:“在你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讓你體驗的經歷之前,不要妄加評論一部小說。”
第十五節:閱讀故事、戲劇和詩歌的建議
閱讀故事,你需要“盡可能快地閱讀一遍并讓自己完全浸入其中。”閱讀戲劇,你需要“整體完整閱讀戲劇”,而且還需要“大聲朗讀讓你感覺困惑的地方”,因為你需要“盡量在閱讀過程中讓文字對你有意義。”閱讀詩歌,首先你需要“完整地沒有停頓地閱讀一遍”,然后“大聲朗誦詩歌”。
第十六節:如何閱讀歷史
歷史書也是關于故事的書籍,但是故事卻是真實的。我們在閱讀歷史書時有兩個主要目的,一個是了解歷史過程中發生了什么,另一個是了解背后的邏輯。為了實現第一個目的,我們需要盡量客觀地閱讀歷史書。為了實現第二個目的,我們需要帶著問題閱讀,并且看看我們的觀點是否與作者相同。
閱讀傳記,我們仍然需要問“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作者對于事實的標準依據是什么”。如果你想徹底了解一個人,你需要盡可能多地閱讀不同作者寫的關于這個人的傳記,因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觀點和偏見。
閱讀時政新聞等事件類文章,我們需要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i:“作者想要證明的是什么?”
ii:“作者想要說服誰?”
iii:“作者假定的讀者應該具有的知識是什么?”
iv:“作者用的語言有哪些?”
v:“作者真的了解他所講的事件嗎?”
第十七節:如何閱讀科學和數學類書籍
這里,你需要盡可能清楚地找出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在閱讀科學類書籍時,有兩大難點。一個是“尊重爭論”,另外一個是“數學解題”。閱讀科學類書籍要求讀者最大程度地主觀閱讀。
第十八節:如何閱讀哲學
哲學問題通常討論存在、改變、必須、連續性、物質與靈魂等問題。哲學書籍分為以下幾大類:哲學對話,哲學論文,觀點的碰撞,哲學系統和寓言。
在閱讀哲學類書籍時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出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當找到問題之后,你需要思考“作者是否完整地將問題討論了”。
第十九節:如何閱讀社會科學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基本與上文討論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相同,但在主題閱讀這一層面時會略有不同,因為社會科學中沒有一本書是絕對權威的,所以讀者需要盡可能多地閱讀不同的社會科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