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活著,五千多年的經驗讓國人積累出許多生活哲學。譬如,人們常掛嘴邊的那句:知足是福!
但凡面對掛上“哲學”頭銜的話語,多數人都是《安徒生童話》中那個信奉老頭子總不會錯的婆婆,毫無原則的奉為真理。所以,但凡有人對生活用力了點,周圍總會有人好心的勸道:做人不要太貪心,要學會知足!
知足不好嗎?
好,真的好!
世界光怪陸離,生命不止,欲望不息。如果一生跟著欲望奔跑,我們最終只能在不能停歇的疲勞中,錯失生命的意義!所以,學會知足真的很重要!知足讓你學會做個生活的樂觀者,知足讓你發現周圍人的長處,知足教你珍惜眼下的幸福,知足幫你看到生命的美!
然而知足本是感悟幸福的秘籍,我們卻常常把它當成為自己懶惰開脫的理由!
當你想換個更好一點的工作時,知足告訴你外面許多人在失業;當你想控制飲食減肥時,知足告訴你有人得了厭食癥想吃吃不下;當你想放棄一段勉強的感情時,知足告訴你許多人剩著找不到對象……
向前總是步履維艱,退后卻無需用力。人類天性都是貪戀安逸,畏懼變動辛勞。于是,我們很容易就在幾千年生活哲學和周圍人所謂知足的一致暗示下,自欺欺人的催眠著欲望,隨意湊合著打發生活,偶爾標榜著清心寡欲來自我安慰!
你看,你本來以為的知足,是懂得享受生活的幸福;結果,卻硬生生的被理解成了止步。
我也常常一邊用“知足是福”來為自己的懶惰開脫,一邊刻意忽略內心那些不斷叫囂的渴望。結果就是,我在標榜著人要學會滿足的湊合中,無休止的迷茫,不停的降低自己對生活的期望,不斷的放棄自己對人生的主動權。
可是,美好的東西那么多,為什么就不能貪心嘗試一下呢?貪心一份能讓自己獲得滿足的工作、貪心一個不說話也能讓你笑入眼底的戀人、貪心成為一個不讓你厭棄的自己,貪心一份自己來刻畫的人生……
為什么不呢?一生那么短,總要過的心甘情愿,才不枉你我扛過佛家八苦堅持到終點的忍耐勇敢。
貪心美麗的人,會努力改變體型、護理肌膚、提升氣質;貪心高薪的人,會花費時間提升工作技能;貪心人群溫暖的人,會改善自己與他人的相處技巧;貪心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人,會努力學習掌控自己的人生……貪心的人,會努力,讓自己匹配的上心底對更好生活和更好自己的渴望。
學會知足是極好的,但有些貪心,也是必要的!
愿你保持貪心,也懂得知足;學會知足,卻并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