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發現很多的成功都是由許許多多小的技能的組合,可能有的環節比較大顯而易見,有的比較隱蔽,就是擺在表面人通常也容易忽略。不管是投資,教育,溝通,減肥還是跑步或者別的什么項目基本都是這么一個原理。
學習一個技能都是需要很多時間的,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比自己預計的時間要多好幾倍。很多人進步慢就是在關鍵的一個或幾個環節給坎住了,很長時間在自己認知的小的框架內打轉轉,許多年以后還是那個老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幾十年過去了很多人依舊沒有學會賺錢,這個可是人類的最基本的剛需呀)。極端的情況,一輩子也走不出那些認知的誤區。難怪笑來老師說許多人是笨死的。分析事物是非常耗費認知資源的,所以一般人是不愿意思考的,深度思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拿我自己減肥的經歷來看一部分普通人的心里路程。希望對大家有點啟發。我93年清晰的記得自己的體重是105斤,那時是自己負責一些事情,耗心費力也有關系。后來漲到120多斤,那時看到別人150覺得太夸張。結婚后漲到130多,前幾年又漲到150,最高峰漲到170多斤。當時就是下蹲肚子都特別頂的慌,跑幾步就累的氣喘吁吁。有時覺得身體就要垮掉了,才覺得在不改變疾病纏身就麻煩了。
后來就開始自己瞎練,因為沒有基本的知識,也沒有系統的策略,有時跑步,有時不吃晚飯,有時喝榨汁,各種折騰,要說一點效果也沒有也不是,就是總是反反復復,不能持久。覺得減肥比登天還難。
后來的一個神轉折是我們同學聚會,看到自己臃腫的身材,自己都很討厭自己,所以下決心開始堅持運動。剛開始就練習俯臥撐和快走,后來加上跑步。最廋的時候不到138斤,現在又快到150斤了。其實減去20多斤已經也不少了,但我覺得還有很大的潛力。現在到了一個瓶頸期。按照原來多運動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現在必須結合科學的運動和飲食來調理,不然基本很難有所突破了。
過去能減去20斤是給自己鍛煉的一些回報,現在需要更了解這里面的很多系統知識點,比如營養學,運動醫學,食物的營養成分等等。至少得知道什么階段應該吃什么,吃進肚子里的營養成分是什么?什么時間進食最好?有氧無氧如何鍛煉效果更好。
人們常說的小步迭代,其實也有問題,如果你不搬走前進中最大的石頭,它就會永遠橫在那里到時候就出來擋住了你的前進的路。所以知道自己前進中最大的石頭是那個?如何解決?如何借助工具解決?都是很重要很實際的問題。其實投資也是一樣的,都需要學會系統的思維。買點,賣點,心態,倉位,策略一個也不能少。
還有不要光看那些不成功的人,這世上還是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解決了人類一個又一個認為不可能的問題。用系統化思維,批判性思維去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還有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我個人認為還是認知不到位,如果能像開汽車一樣知道基本的交通規則和操作手法,養成習慣不會太難。養成自己良好的思維和操作系統,時時修復自身的bug,我相信就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過好更有意義的一生。
最后一點,永遠不是你知道了多少就能取得什么成就,永遠是你做了多少有生產力的事情讓你有多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