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關,記得小時候春節前爸爸媽媽一定要和我們姐弟帶上很多禮物去姥姥家、舅舅家送年貨。
姥姥、舅媽都會給拿好吃的出來給我們吃,有些東西是平常吃不到的,舅舅家有果園,那時沒有冷庫,冬天也能吃到舅舅儲藏的葡萄和蘋果,姥姥通常會偷偷塞幾塊錢給我們,說是壓歲錢,讓我們學習用品。
最高興的是有機會和大表哥二表哥一起玩耍,盡管平時都住的也不遠,可他們都上高年級要住校很少能見到,聽他們講高年級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學校的趣聞,那時候特別崇拜他們,覺得他們懂的可真多。
從姥姥家走的時候通常也會帶很多東西回去,舅舅給準備的各種蔬菜,自己家榨的花生油,幾箱水果,有時姥姥做的熏肉、臘腸都會切一些給我們拿回來,至今還特想念那個味道!
現在大表哥在縣城買了房子,二表哥當兵留在了深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拖兒帶女的難得回來一次。
這兩年再去給姥姥舅舅送年貨,家里只有姥姥舅舅舅媽三人了。姥姥已經年過百歲,偶爾能記起我是哪個外孫女,不一會又再問一遍:你是誰家的孩子呀,仍然沒有忘記的是拿好吃的給我們,這是姥姥幾十年來對我們的一種深入骨髓的愛吧!
舅舅舅媽也已經快七十歲了,在他們面前已經是孩子媽的我仍能感到自己還是孩子,還最愛吃舅媽做的炸藕夾。
大表哥、二表哥都要春節的前一天才能回來,我們也已經遠離家鄉,在外地工作,和他們大約十幾年沒有聚到一起過了,偶爾打個電話,也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無所不談。
因為離得遠了,一年也就回去一兩趟,走的時候都會像小時候姥姥給我塞錢一樣給姥姥、舅媽各塞下一些錢,正常的遞給都是不要的,總說我們在外面花錢的地方多。
與小時候不一樣的是上班以后每次過年過節時朋友、領導、同事之間的社交禮儀。
剛工作時真的特別還愁,那時真的是過關一樣,錢掙得少,還不知道送什么東西好,送貴重的買不起,買得起的怕人家不稀罕。
最難為情的是和領導之間的禮儀。平時大小事情領導都多少有些照顧,過年過節總得意思一下吧,硬著頭皮打電話問地址,紅著臉去到不知道說什么好。
其實現在知道領導并不缺少自己這點東西,人家就看你對他起碼的尊重,偶爾領導拿一盒禮品還你價格都是你帶去東西的兩三倍。
現在網購方便了,各地的特產都能買到,過節前一段時間就留意給各位親朋好友準備禮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倒也覺得春節送禮是件愉快的事情了!
難得放假,聚會是少不了的,朋友之間,同學之間,一年難得一見,趁著過年的氣氛叫在一起聚聚,增加一點人氣。
同學大李,好幾年沒有參加同學聚會了,原因就是畢業十幾年了,其他同學都是高管呀、老板呀,還有幾個移民國外的,看看自己還是拿著死工資,一年到頭只夠還房貸的。
去年被組織聚會的同學生拉硬拽過來了,酒喝多了,說話就隨意了,同學趙元做貿易,注冊了幾個公司正好缺少個經理,大家都知道大李為人實在,做事穩當。
都一致勸說他辭去現在的工作去幫趙元,連年薪都幫他爭取好了,一年五十萬,根據公司盈利再發年終獎,條件是每年要來參加同學聚會,大李當即滿上一杯酒,一飲而盡,表示明年自己組織大家聚!
是呀,和好的機遇就差一條信息,越是在混的不如意時越要參加一定的社交活動,別人見到你,有好的機會時才會想起你,捂著自己可憐的自尊蹲在家里,就算天上掉餡餅會砸到你家房頂也不會砸到你!
平日大家都各忙各的,有些朋友同學之間真是沒事不聯系,一些十幾年的感情覺得來日方長,以為記在心里就好。難得過節休息有時間,可以聚在一起海闊天空的聊聊,說不定見這一年就不知道多少年之后再見到了,特別是現在工作流動性大,隨時都可能換一個新的城市,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