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九屆北大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周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障的公益互助平臺八方互助此次作為協辦企業亮相活動現場。醫學人文周活動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八屆,以系列講座、展覽、比賽等豐富的活動形式吸引了業界專家、醫學學者、北大院校人員、社會企業的關注。
八方互助作為公益互助平臺,將面臨共同風險概率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通過付出較少的經濟成本,讓普通用戶有機會獲得較大的大病保障資助。據了解,出生28天到65周歲的人群在八方互助都可以選擇加入會員計劃,目前該計劃和小米合作,為用戶提供限時免費加入的優惠活動。一直以來,醫療保障問題都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巨大挑戰。八方互助利用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結合,創新性的將公益互助模式引入醫療保障系統。所謂的互助保障,其實就是會員之間經濟互助,風險互抵。讓申請互助的會員在身患大病后有錢醫治,通過讓所有會員共同承擔治療費用,從而減輕個體的醫療負擔。近年來,網絡互助保障通過互聯網技術,打破了地域局限和信息不對稱,讓傳統的只能局限在小范圍內進行的社群互助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
和北大醫院人文研究院的此次合作,有利于公益互助這種創新形式走入大眾人群。醫療群體和研究者需要了解社會上的保障類創新項目。“一定程度上,我們有共同服務的人群。”八方互助總裁楊金衡談到合作目的的時候闡述。“醫療保障的優化,不能僅僅靠學醫的人和研究醫學的人,社會力量應該更多的投入到這個領域,只有大家群策群力,才能使效率最大化”
目前八方互助已獲來自策源創投、曼圖資本、創業工場、麥剛、Tim Draper、蔡文勝、蔣濤等頂級風險投資基金和個人千萬級美元的投資,相比眾多同類平臺,有更雄厚的資金背景和風險保障,使得用戶可以信賴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