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茶話會
一直逗留宋國觀望局勢的重耳眼看著宋襄公一步步地步入深淵,知道這個妄圖稱霸的宋國君主是沒有辦法幫助自己的,于是便開始琢磨著去尋求這次戰(zhàn)爭的戰(zhàn)勝國、將來的準(zhǔn)霸主楚成王的幫助。
中途路過鄭國時,他們托關(guān)系找到了叔詹作為引薦人想跟鄭伯拉拉關(guān)系。鄭文公被楚王欺壓的夠嗆,沒有心情接見他們,就讓人把他們打發(fā)走了。叔詹知道重耳的目的地是楚國,害怕他們在楚王面前說鄭國的壞話,就想讓鄭文公把他們殺掉。鄭文公覺得這個建議太過無厘頭,一個流亡團(tuán)伙能興什么風(fēng)做什么浪,便拒絕了這個提議。這樣一次心慈手軟,竟然在幾年后招來了晉國的討伐,也是他萬沒有想到的。
重耳在鄭國沒能落腳,只好直奔楚國而去。楚成王在中原風(fēng)光了一把之后,心情好的不得了,每天喜滋滋地向周圍的人講述自己戰(zhàn)勝宋國的豐功偉績。人們聽的耳朵都生出了繭子,他還是沒完沒了。聽說晉國流亡公子來了,就興致勃勃地把他請了來,用國君之禮來款待,席間又開始山南海北地講了起來。
重耳毫不客氣地接受了楚王的超規(guī)格禮遇,提前過了一把做國君的癮。但是楚成王畢竟是正牌國君,他在主席上夸夸其談的時候,重耳還必須得裝作很陶醉的樣子隨聲附和。
這番的裝腔作勢讓興致正高的楚成王很是受用,雙方搞的都很愉快。重耳于是就趁機(jī)暗示楚成王自己的來意是什么,楚成王一聽到這個馬上就回過神來了,也不立即作答,而是裝作沒有明白他的意思,言談中道是先反問重耳:“你如果能夠有機(jī)會回到晉國,承繼君位的話,想怎么報答我?”
這句話的用意就是,送你回國也不是不可以,我大楚國青春鼎盛,如日中天,這么點小事還是可以辦得到的,但是咱得先談?wù)剹l件吧?
重耳流亡將近二十年,在心智謀略各方面都算是長進(jìn)不少,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始終不以國家利益作為交換條件。當(dāng)年就是因為在秦國面前堅持了這個原則,才敗給了夷吾,讓自己不得不流亡在外。而當(dāng)楚成王表示出要談條件的意思時,他在這個原則上還是沒有任何的讓步。
因此他假裝不明白楚成王的意思,不接他的話茬,而是說:“楚國美女如云,玉帛珍器不計其數(shù),鳥羽、牛尾、象牙、皮革這些稀罕玩意兒更是楚國的特產(chǎn)。天底下最珍貴的也就是這些東西了,大楚國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我們晉國能用的,都是您楚國剩下的東西。晉國物產(chǎn)匱乏,實在沒有什么能夠用來回報你的,說起來真是慚愧啊?!?/p>
楚成王一聽不樂意了,你這是給我繞彎彎?。课乙嫦『边@些東西還要問你?你就別拐彎抹角了,你知道我想要什么!于是表情嚴(yán)肅地又說:“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還是想聽聽你的誠意。”
看到楚王的表情和說話的態(tài)度,重耳知道不能再繞了,楚成王明擺著是要談利益交換的問題,如果再不說恐怕就真把他惹毛了。但是該說些什么呢?
稍作沉吟之后,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我真的回國即位了,將來晉楚在中原交戰(zhàn),我愿意退避三舍。如果還是得不到原諒,我也只能手執(zhí)武器,背上箭囊,與君周旋了?!?/p>
這顯然不是楚成王所希望得到的答案,他已經(jīng)向重耳傳遞了自己愿意幫助他回國奪位的愿望,就剩下重耳允諾的回報了。沒想到重耳竟然這么不解風(fēng)情,我都已經(jīng)一絲不掛了,你還舍不得脫褲子,硬是把自己的好意搪塞了過去。就你這樣還想讓人幫助回國,做夢吧!也活該你流亡二十年,都是自找的。
就這樣,重耳把唯一有意愿有能力幫助自己的楚國也得罪了。這個時候的重耳大概已經(jīng)陷入了絕境,秦國因為重耳的不肯讓步,已經(jīng)多次把重耳排除在他們的候選名單當(dāng)中了。齊國、宋國雖然對其頗有禮遇,但是實力不行,沒有能力。鄭、衛(wèi)、曹這些國家根本就沒把他當(dāng)回事。好不容易到了楚國,結(jié)果話不投機(jī),眼看著就沒有希望了。
人生最大的困境莫過于此,當(dāng)你懷揣著一個夢想奮力前行的時候,舉目四望,圍繞在你身邊的都是想從你身上獲取好處的人,卻沒有一個人愿意真心地幫助自己。處于困境中的奮斗者,若要實現(xiàn)夢想,就只能出賣自己的原則和信仰。否則就只能看著那些善于鉆營投機(jī)取巧的人當(dāng)上總經(jīng)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然后在遇到你的時候沾沾自喜地恥笑你是一個百無一用的人渣。
失敗者在歷史中從來都沒有話語權(quán),就算是你至誠至信,只要你沒有取得成功,你所堅持的操守很容易就會被擁有話語權(quán)的人否定掉。而那些不擇手段的成功者,卻可以憑借自己手中的資源,隨意地掩蓋自己不光彩的過去,把自己粉飾成一個道德高尚的圣人。
重耳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盡管他在流亡的過程中,一再地宣揚(yáng)并踐行自己所堅持的美德,卻始終讓人輕視。人們欣賞的不是他所堅持的信條,反而是他重瞳、駢脅的生理缺陷。如果不是因為晉國國內(nèi)的變局,他所有的作為或許都會被歷史的塵埃所掩蓋,甚至被描摹成一個不擇手段受人鄙棄的失敗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機(jī)遇卻悄然而至。就在重耳逗留楚國,百無聊賴地等待著新的機(jī)會時,機(jī)遇竟然不期而至。
不期而至的驚喜
這年冬天(公元前637年),秦穆公派人到楚國來請晉國公子重耳到秦國一敘。這個消息就如同驚天的炸雷一般,驚醒了重耳,也驚醒了楚國的大小貴族們。
原來就在這年十月(王八月,魯九月,晉十月),正當(dāng)宋楚兩國在泓水交戰(zhàn)的時候,重耳的弟弟,晉惠公夷吾在心力交瘁中英年早逝,這一年重耳才剛到三十五歲,他的弟弟更是不到三十五歲。三十幾歲,正值壯年的時候,竟然就身患重病,不治身亡,不禁讓人扼腕。然而對于流亡多年的重耳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jī)遇。
但即便如此,夷吾有諸多子嗣,如果有秦國的支持,恐怕晉國的君位也不會落到重耳的身上。然而重耳的侄兒,夷吾的長子,被送往秦國做人質(zhì)的太子圉在處理這件事時的莽撞做法,卻激怒了秦國。他先是在一年前父親惠公病重時,連個招呼都不打,偷偷跑回了晉國。然后又在父親死后對秦國采取強(qiáng)硬態(tài)度,使得秦穆公極為震怒,最終痛下決心,為晉國改立新君。而新君的人選,卻只有重耳一個。
早在獻(xiàn)公時期,晉獻(xiàn)公屠殺公族,導(dǎo)致晉國公族枝葉凋零,沒有了旁系的君位競爭者。而晉獻(xiàn)公自己所生的九個兒子,有七個被驅(qū)逐出境,國內(nèi)僅剩的兩個兒子也被里克所殺。被驅(qū)逐出境的七個兒子,除了夷吾回國奪取了君位之外,其他的六個人,包括重耳都一直在外流亡。而這二十年中,另外的五個兒子也音訊全無,只剩下了重耳一人,鄭國的叔詹在勸說鄭文公的時候就曾經(jīng)指出過這一點。
原先秦穆公并不打算支持重耳,因為重耳始終不愿意做利益交換,在許多重要的關(guān)頭,重耳都始終沒能成為秦穆公立晉君的首選。也正是因為如此,楚成王也不看好重耳,就他這樣一個不肯出讓任何利益的吝嗇鬼,恐怕沒有誰愿意跟他做生意??善怂悴蝗缣焖?,局勢變化讓人眼花繚亂,這么一個不遭人待見的流亡公子此時竟然也成了寶,這可叫怎么回事?
楚國貴族在這件事情上吵成了一團(tuán)粥,以大夫子玉為代表的一派堅持不能放人,甚至要求楚王把重耳殺掉。重耳在外流亡多年,備嘗人生百味,對各國政局都有詳盡的了解??梢哉f,諸侯列國的君子王孫能夠以謙卑的姿態(tài)周游列國,事事親為的,重耳恐怕是第一人。有了這樣的歷練,最后還成為一國之君,對于楚國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楚王也深知此理,但是卻不敢認(rèn)同子玉的做法。因為重耳團(tuán)隊在一開始就很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無論是重耳本人,還是團(tuán)隊的核心成員,都有著非常明晰的個人形象。在重耳的身上兼具了很多當(dāng)時為人們所推崇的,諸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美德。世界上不存在如此完美的個人,也不存在完美的團(tuán)隊,但是他們能夠塑造出這樣的品牌形象,并在中原廣為流傳,也足見團(tuán)隊運(yùn)營的用心良苦。有著如此良好的運(yùn)營,諸侯就算是內(nèi)心里不買他的賬,表面上卻要一力地支持有著如此美德的君子,這種壓力讓楚成王想殺卻又不敢殺。
在去年的泓水之戰(zhàn)中,他就吃過這樣的虧。楚國辛辛苦苦地把宋國打敗了,結(jié)果宋襄公善于做宣傳工作,臨死前還擺了自己一道,用仁義道德給楚國挖了一個坑。其結(jié)果就是楚國雖然勝了,卻沒有得到諸侯的認(rèn)可,反而處處遭人詬病。楚國雖然強(qiáng)大,但要想稱霸中原,就不得不按照弱者的規(guī)則行事,不能肆意妄為,這也是中原強(qiáng)勢文化給楚國帶來的壓力。面對著一個一無所有卻帶有主角光環(huán)的流亡公子,強(qiáng)大如楚成王也無可奈何。既然天意如此,做什么也是徒勞,還不如順其自然吧。
子玉只好退一步講,就算是不殺重耳,最起碼也要把狐偃留下,讓他失去左膀右臂,獨木難支,減少對楚國的威脅。楚成王何嘗沒有想過,但是狐偃也是一個帶有多重光環(huán)的君子,又是他們能夠留得下的。況且,如果扣留狐偃,無異于是同時得罪秦晉兩個國家,會不利于楚國的中原霸業(yè),楚成王思慮再三之后,覺得還是算了。他實在不敢再四處樹敵,就由他去吧,于是便以重金饋贈重耳,同時派兵護(hù)送他到秦國,以對秦晉兩國表示親善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