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面壁者羅輯發(fā)現(xiàn)宇宙文明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并以向宇宙廣播三體星系坐標為籌碼,開啟了地球與三體世界的威懾時代。
面壁者羅輯是一個生活得過且過的浪蕩子,對于生活沒有什么大的追求,處于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tài),被特別聯(lián)大選為面壁者時是懵逼的,他不知道為什么會選他。
后來在聯(lián)合國的干預下,羅輯得知自己是唯一一個三體下令滅殺的人,于是開始思考自己被追殺的原因,后來想起葉文潔和他的對話:建議他研究宇宙社會學,基于兩個公理:
1、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2、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于是,羅輯的小宇宙爆發(fā)了,參透了宇宙文明的初步圖景: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因此,如果你在宇宙中的坐標暴露,一旦被發(fā)現(xiàn),能生存下來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
另外,該部分還描寫人類文明在羅輯冬眠后的發(fā)展歷程,可以說是大劉對危機時代地球文明與人性的洞察:
因為三體艦隊的進發(fā),地球資源主要集中在基礎科學及防御計劃上來,對于民生投入減少,導致全球民眾生活質量直接倒退幾十年,在其后的幾百年時間出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大低谷時代,各種慘劇上演,全球人口銳減,后來人類觀念發(fā)生變化,不應因三體艦隊的到來而導致人類生活畸形,應該活在當下: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在大低谷時代后,人類的技術應用迎來了大爆發(fā),開始邁進太空時代,各種戰(zhàn)艦被研發(fā)出來,人類的信心逐漸增強,對于三體艦隊的到來也不再害怕,卻開始同情三體世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從大劉對于人類的發(fā)展的描寫,可以看出人類的樂觀性,盲目性以及同情心理,但這些理念在黑暗的宇宙中是無法生存下去的,要想生存就要絕對的理智和冷酷,君不見三體生命為了生存絕掉了七情六欲,只剩絕對的理智。
生存,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