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紅樓夢》的童鞋都記得,有一回張道士要給寶玉說親,結果被賈母婉拒。賈母更是說出了為寶玉娶妻的標準:“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模樣沒辦法,天生的,那性格方面是不是可以后天完善一下呢?
這幾天閑來無事追劇,發現好多女二號角色性格都非常偏執,比如《三生三世》里面的素錦,比如《錦繡未央》里面的李常茹,有時候人們會給她們冠以“癡情”的名號??偸且粠樵傅馗冻?,付出多了發現沒有回報,便開始怨恨,仿佛自己一旦愛了,對方即便不喜歡也得拿出一點愛來意思意思,否則就算是辜負。可憐又可悲,余以為,兩情相悅才是值得我們去付出的感情模式,太過偏執太作的性格,實在是累人又累己。
魏武大帝曹操,小字阿瞞,曾經立丁夫人為嫡妻。另有劉夫人早亡,留下長子曹昂為丁夫人撫養。曹昂長大成人后隨父出征,結果因為張繡的偷襲導致曹昂身死沙場。丁夫人怨恨曹操,成天哭泣: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曹操也很委屈,兒子死了自己難道不心痛么?怨我有啥用?久而久之,被搞煩了,一聲令下:回娘家去吧!意思讓她自己反省反省。后來過了一陣子,曹操去接丁夫人。丁夫人正在織布,有人報曹操到了,丁夫人卻聞聲不動,依舊織著手里的布。這時,曹操走進來,手撫其背溫和地勸她說,看看我跟我一起回去吧。誰料丁夫人性格非常倔強,頭都沒回一下,也不答話。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此時無聲都能夠勝有聲的,曹操畢竟已經位居人臣,身處高位者通常耐心也會相應減少,這時他面子上已掛不住,便悻悻然走到門外,但仍然試探著再問一句:差不多是不是可以回家了啊。曹操其實已經給了丁夫人兩次臺階,聰明豁達的女人應該可以就此下了,可是丁夫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依舊保持沉默。最終,曹操無奈地說真的從此訣別了啊,于是就此分手。(太祖曰:“真訣矣?!彼炫c絕)
丁夫人的故事其實頗為可惜,她的性格中有執著的成分,也有作的因素在里面,始終都不肯原諒曹操帶子出征??戳诉@么多歷史故事,越來越覺得為人處世能做到一個“達”字,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子貢當初獲得的那個評價一樣——賜也達,達即通達事理人情,現代有個類似的詞語“情商”。但我覺得“達”字代表的涵義應該比“情商”更綜合更全面。如果丁夫人能夠通達事理,她就會想明白害死曹昂的是張繡,而非曹操。曹操只是想帶著長子出征歷練,兒子的死亡并非他所愿。不是只有她一個人有失子之痛,還有她的夫君。相比丁夫人,卞夫人的性格就好得多。
卞夫人是倡家出身,那時候的倡僅僅是指女樂歌舞伎之類的。她二十歲的時候被曹操看重納為了妾室(年二十,太祖於譙納后為妾),她雖做過女倡,但是從后來的言行看,其胸襟和見識并非一般女子。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廢,曹操將卞夫人扶為繼室,并將幾個母親早亡的兒子交由卞夫人撫養。當初丁夫人是正室,膝下又抱養了長子曹昂,可謂身份尊貴,沒怎么給卞夫人母子好臉色過,后來卞夫人被扶正,不念舊惡,依然待丁夫人如初。丁夫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說我已經是被廢逐的人了,夫人你何必如此呢?
那個時候,曹操經常得到一些首飾用具,讓卞夫人自己來選一套,卞夫人通常選擇中等的。曹操覺得很奇怪,就問她緣故。她回答說若是拿上等的,心未免太貪婪了;取下等的又稍顯虛假,所以我選中等的(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
卞夫人受寵程度,從她所生兒子的數量也可看出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俱為其所生。后來曹丕被立為太子,左右都來祝賀她,說將軍拜為太子,天下莫不歡喜,夫人該拿出所有珍寶賞賜諸人同喜呀。誰知卞夫人很沉靜地說,魏王因為曹丕年長,所以將他立為太子,我身為母親的,只能是慶幸對他的教導沒出差錯,哪里還敢提什么重賞。曹操聽說后,高興地夸贊自己的妻子怒不變容,喜不失節,這是最難得做到的。
通篇三國志后妃傳看來,卞夫人性格容達,情商較高,即便后來受寵身處高位,也沒有恣意妄行,失了心性,這或許就是賈母所說的“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罷。
本館文章,皆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所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