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繁冗的世界里,不是你走進我的世界,就是我介入你的世界。
你想成為我的第三十六個故事么......
一直夢想著像主人公一樣擁有自己的咖啡屋,夢想著自己可以擺脫各種職業的束縛,做自己想要做的行業和事情,當我把想法告訴了父親之后,現實的殘酷將我的完美計劃一棒打到谷底,無限的失望和無奈讓這個計劃永久的封存。
但當我看到《第三十六個故事》,心中的小火苗又燃燒了起來。
特別是妹妹以物易物的創意,讓我受益匪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會在某一時刻對某一個人產生某一種感情。有了三十五個故事的鋪墊,第三十六個還會遠么?
世界的每個時刻,不是你得到了一個沙發,就是他失去了一個沙發,不是你得到了一個骨瓷,就是他失去了一個骨瓷。我們一直生活在得到與失去的往返中。但是用有限的實物卻可以換來無數的你可能永遠都無法經歷的故事,這是一種獲得,而且像細胞分裂一樣,是成倍增長的。
精神的升華比物質的獲得更能讓一個人得到滿足。
在離開家快要一年的現在,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國的種種,甚至于太陽一落山,窗外一片漆黑的時候,心里的寂寞感悄悄地爬上心頭。頓時鼻子抽搐,眼角發熱,眼眶里變噙滿了淚水。思鄉——中學課本里面學到的感情終于親身經歷起來,變成了一種實質性的理解。親身的經歷想必要比只是簡單的背誦那樣的詩句更來得有感。
在異國他鄉,誰會為我講起他的三十五個故事,然后和我一起創造第三十六個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