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愛新覺羅·弘歷,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文化修養很高,執政后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稽古右文,崇儒興學”。他對于書法的嗜好和倡導,比之祖父康熙更勝一籌,歷經數年,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御覽、御批、欽定多部傳世藏帖,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之大成,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一時帖學之風大熾。
乾隆本人雅賞趙孟頫的書法,心慕手追,身體力行。游覽名勝每到一處,作詩紀勝,御書刻石,其書圓潤秀發,在宮中、御園、名勝古跡、寺廟等幾乎到處可見其墨跡,至今海內乾隆御碑甚多,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
乾隆皇帝最喜愛趙孟頫書寫的《襄陽歌》,每天臨摹《襄陽歌》,并聚集精工,模勒上石,鐫刻成帖。蘇州園林有“九曲回廊”,傳說乾隆下江南時令人在墻上的漏花窗刻上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須一錢買”詩句,寄托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稱為一絕。
趙孟頫行草書法《襄陽歌》欣賞,你喜歡嗎?乾隆皇帝的眼光如何?
釋文:
落日欲沒峴山西, 倒著接籬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 攔街爭唱《白銅鞮》。旁人借問笑何事, 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 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變作春酒, 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 醉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 鳳笙龍管行相催。咸陽市中嘆黃犬, 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 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 心亦不能為之哀。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 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 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 江水東流猿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