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寫作訓練營的這一次選題,讓我重溫這本好書!
作為一名典型在國內傳統教育體制下長大的80后,我很痛惜自己在黃金學習階段沒有機會親身體驗優秀老師的生命教學。生命教學教育的可貴之處,在于跳出書本,跳出體制,真正“以人為本”。回憶學生時代那些帶過我的老師中,很少有人會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生命經驗拿來與我們曬一曬,與我們談談他/她走過的人生。我想哪怕出現一位這樣的老師點撥點撥,大部分人都不會在畢業后,還在繼續孤獨摸索,探尋自我!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讓我特別感動的記錄片----《謝錦》,是臺灣輔仁大學退休教師謝錦桂毓的學生為他拍攝的??戳诉@個紀錄片,我才知道,原來在臺灣有一位這么偉大的教師,他怎么會想到用這種方式來上國文課??我想只有對學生飽含著最熱忱的愛才能上這堂“把學生玩到死的國文課”。?通過不照本宣科地去講授幾十年不變的課本教材,他成功讓他的學生從痛恨他的上課方式和理念轉變成要為他專門拍攝一部紀錄片,謝錦先生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生命教學。在課堂上他用最直接簡單但是有力的蘇格拉底式的問與答,逼迫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思考者。大家害怕上他的課,害怕狂轟亂炸的提問,“你在想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討厭我教課,為什么還來聽課?”“誰是你的主人?”......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中,謝錦讓他的學生成功地反叛做了自己,重新活到自己的生命現場來。
下面摘取兩段謝錦先生在課堂上說的話:
“我曾經因為了解自己,而使自己成長而心花怒放;我曾經因為積極主動,讓別人認為我和當初的我不一樣;這些都是我來到生命現場的痕跡,我將永生難忘?!?/p>
“生命中所有問題,在最開始那個地方就已經決定了。一旦你要你愿意,這個世界就會有不同的風景。”
李欣頻很幸運,遇到了徹底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甘老師。甘老師的離去讓她開始啟動自己的生命教學試驗,她講人生、講經驗、講智慧、講自己的快樂與悲傷......她的自序中,提到她花了10年的時間來找自己,這十年她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體驗的人生比我們要多多少呢。如果10年前就看到了這本書,在找自己的征途上就是不是就多了盞明燈指引。她將“找自己”的十年成敗經驗與講授廣告創意課的教案、演講稿、演講和課后給學生的建議融合一起,匯整成為十四個課堂主題,這就是她生命教學試驗的最美答卷。
回顧這十四個命題,她從啟示我們去保護好自己最最寶貴的生命開始講,警醒我們用災難紀錄片、電影去演練。唯有不斷給自己加碼,鍛煉出一身本領,才能在天災人禍面前,保全自己的生命不受侵害,再有條件搭救其他人。到強調人的獨特性,每個人生來特別,生來具有自己的使命。如何通過自己養成教育去發掘它,描繪自己獨特的生命藍圖,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摸索找到的。找自己,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等等到最后再次強調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生命的寶貴,每個個體都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獨特的生命驚喜。如果用心去閱讀這本書,就可以衍生出許多思考和行動。我花了一天的時間去重溫這本半年前已經看過的書,給自己布置了一個新年作業,希望過完新年后,我可以交上自己最滿意的答卷:
回到10年前,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對話。我會說什么?會給自己什么建議?
回到10年后,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對話。我會問什么?尋求到什么指引?
花時間去挖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不急,慢慢來,再給自己多一點點的時間。
戚夢穎寫于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