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到2017年7月18號第一次去中山大學參加海外華人學者管理科學大會。第一天上午茶歇去衛生間,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隊,出來的時候看見三個老師正在聊住宿的問題,我一眼就瞥到了一個老師胸前的牌子上寫著donglin xiu,另外一個老師是前段時間去我們管院做過報告的趙慧老師。面對這些大牛,頓時緊張的不敢多看他們,洗完手就出來了。瞥見他們的第一印象是太普通樸素,瘦瘦的,全然沒有他們個人主頁上那般光鮮亮麗。后來,我在衛生間門口的走廊等同學,他們三個老師也出來了,其中一個穿著青草綠衣服的老師盯著我的牌子看,我奇怪回以微笑,第二天參加青年學者才知道她就是rachel chen。那天中午結束后,午餐的路上,這兩個老師跟另外一個男老師走一起邊走邊討論大家學術。因為在網上多次看過hao zhang老師的照片,一眼便認出來那個男老師是haozhang。后來在餐廳相見幫我拿盤子問我學術,其和藹可親沒有任何架子讓我更加心生崇拜之情。后來第三天早上茶歇又看到了rachel chen。其實當時我依舊沒有認出來是她,只是看清了她的胸牌上寫著陳蓉,閑聊了幾句。后來聽她報告才知道陳蓉就是rachel chen。聽他們的報告,感受他們的激情,思維的縝密。期間,跟方若老師和steve, michale, 以及分配到的leone老師都聊了聊。其中,有資歷的老師好像也更為平和,更容易接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來自mit的steve,在學術這個戰場上奮斗了四十年,卻依舊認真聽大家的報告,做筆記,對大家的工作表示嘉許,笑容相迎。在我分排到leon老師之后,方若老師滿面笑容地對我說他在后邊聽。見到他們,就好似見到筆友。之前看他們的文章,看他們的主頁,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們交流,沒想到就這樣見面了。那種感覺對于我們來說,是滿懷期待的,我們渴望表達一切有關的事情。但事實是一切中將平靜。
巧的是18日回來的晚上因天氣原因航班被延誤,就在我百無聊奈走進第二個逸臣書店時我見到了我的另一個筆友,我的偶像瀟灑姐的書《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這是書架上唯一的只剩一本的書。就這樣,或站或蹲,從發現這本書到書店打烊,我就看完了大半本。后來書店打烊,我買走了這本書,發了一條此書和在中山大學梁啟超先生的微信狀態。。
記得ted talk上有一個說把自己的愿望表達出來的實現愿望的可能性會變小,因為它會讓你沉迷你的愿望,在你對他人講他人對你說的表示贊賞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