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身養性類書籍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講因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種是講淫邪果報的,勸人們斷色欲。
其中色欲最難斷除,欲?;乜耖_篇這樣寫道:拔山蓋世之英雄,坐此亡身喪國。繡口錦心之才士,因茲敗節墮名。
古人講食色性也,其實這是狗屁的道理。動物在餓的情況下才會想著吃飯,吃飽了都在休息。在發情期的時候才會想著交配,其它情況下都會節省自己的能量,用作生存之用。哪個動物會像男人這樣,滿腦子想的都是性。
有需要的時候滿足需要,這是本性。滿足了需求之后,仍舊還有需要,多出來的這部分就不在是本性了,應當算是一種色欲之病。
《懺悔錄》中盧梭記錄了自己青年時期的各種性幻想,大概每個青年人都是如此。以前不懂得為什么人要通過幻想的方式來讓自己快樂。直到研究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后,發現快樂和痛苦本質上就是大腦幻想出來的一種產物。
人生來就是趨樂避苦的,當一個人長期處于痛苦壓抑的環境中時,就會想著開心的事情來讓自己大腦快樂起來。而性聯想則是遠離痛苦,最快的一種方式。
神經會疲勞這一特點,導致身體的欲望永遠滿足不完,如果想通過讓身體快樂起來的方式,逃避痛苦。就會像《金瓶梅》中西門慶的人物形象那樣,骨髓嚴重空虛,精血不足而死。
所以斷色欲需要明白一點,下次碰到讓人心動的異性,心魔跑到眼睛中吸取性能量時,記得提醒自己,現在處于一個不快樂的狀態中。用其它的方式來讓自己快樂起來,讀祈禱文或者鍛煉身體。
然后改變自己的神經聯想,讓心魔無法從眼睛中吸取能量,餓死它們。安東尼羅賓經常會去改變別人的神經聯想,幫助別人戒酒戒煙。而白骨觀是一個改變神經聯想,最好的方式。
只需要讓一件事情和痛苦聯想在一起,潛意識里就會抗拒做某件事。找一張異性的圖片,自己非常心動的那種,然后找一張白骨的圖片。觀美麗的異性時也看著這幅白骨圖,性能量一出現立刻就消失,直到次數足夠多,漂亮的異性圖片再也無法讓你動心為止。
正統的白骨觀里面還要觀想皮膚上的螨蟲,膿水這些,讓人看破皮相的虛妄,所謂的美麗只不過是一種性能量在作祟,影響人的大腦而已。真正的修行者已經破除了色魔之障,紅粉佳人,不過是帶肉骷髏。
治病當中病則止,過猶不及。否則會讓自己產生過多的負面聯想,產生厭惡的情感,只要消除多余的心魔就好。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最大的區別,絕對不是鬼扯的情商和智商,大多是來自于如何合理的運用自身的欲望。
領袖人物也有七情六欲,情商和智商并不見得比周圍人高多少。但他們既了解自己的欲望,也清楚別人的欲望,所以可以統御眾人,識人用人。
可口可樂為了提高銷量,廣告中出現一閃而過的SEX,滴滴公司的廣告牌中出現各種各樣的性聯想。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那就只能交出身體的控制權,受資本商的控制。肉體剝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精神剝削的時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