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一個小小的卵,躺在樹葉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陽升起來了,啪!從卵殼里鉆出一條又瘦又餓的毛毛蟲。他四下尋找著可以吃的東西。
星期一,他啃穿了一個蘋果。可他還是覺得餓。
星期二,他啃穿了兩個梨子,可他還是覺得餓。
星期三,他啃穿了三個李子,可他還是餓。
星期四,他啃穿了四個草莓,可他還是餓得受不了。
星期五,他啃穿了五個桔子,可他還是餓呀。
……
一連吃了一個禮拜,終于,吃了那么多東西的小毛蟲一點都不餓了,現在他是一條胖嘟嘟的大毛蟲了。
他繞著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繭”的小房子。他在那里面呆了兩個多星期。
然后,他就在繭殼上啃出一個洞洞,鉆了出來......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我驚奇地發現我不就是那個毛毛蟲么?
上西游記課程,我吃下了《西游記》相關書籍資料,上李白課程,我馬上吃下李白相關。上蘇軾,吃蘇軾。上草房子,吃草房子,上孔子,吃孔子。
不得不說,正是由于工作需要,帶動我啃了許多不曾啃到的經典,在閱讀上下了許多不曾下到的功夫。我高考那會兒都沒這么用功過。←_←
可是,吃了那么多“美味”,我還是“餓”。╭∩╮
我亂吃一氣,吃得太龐雜,不成體系。
我鬧肚子了。╯﹏╰
正當我被自己目前混亂的浪漫閱讀搞得迷茫萬分時,我看到了武志紅老師在一篇文章中寫到他自己的寫作經驗:
有很多人說看了我的文章或書籍之后,會淚流滿面,覺得我寫的就是ta所想的。
這里我要真實地自謙一下,我不覺得我的寫作技巧多高明,也不覺得我是那種天才級的寫手,我的寫作之所以帶來一些影響力,不是寫作技巧的事,而是直接碰觸了一些真相。
真相,就是存在,而最深的存在,就像是潛意識深處的水流一樣。
你要深入其中,就像雙手碰觸到這股水流,這時,你的文字才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認識,現在這個認識又進了一步:
當能用雙手觸摸深層存在的水流時,你能寫小說,寫散文,或其他一些感性的東西;但只有當你跳進這股水流,甚至成為它時,你才能寫詩。
得澄清一下,我說的是真正的詩,像魯米的那種,像海子、李白與蘇軾的那種也算,打油詩都不算,太用邏輯的也不算。
雖然混在心理咨詢界,但實際上心理咨詢大家們也少有人讓我很佩服,例如弗洛伊德老爺子我并不那么佩服。
不是因為他不厲害,而是因為他還不夠感性。不像藝術家的,畫家、舞蹈家、音樂家和詩人觸達人的存在,當你感受到的時候瞬間會淚如雨下。
說這些,是在表達我對那些能直接碰觸存在的人的景仰,同時這也是我的渴望,也是我寫作時的宗旨。
(以上為武老師原文截取部分)
突然間我就找到了出路。我找到了我接下來要走的路。
從書評和讀后感開始。把我的想法記錄下來。順便做薦讀,因為我周圍確實有好多人要求我推薦書給他們讀。而薦讀需要快速閱讀,正好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給我很好的速讀啟示。
桃夭(嚴盈霞)老師的《種下一間教室》更是讓我看到了光,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必須讓自己變成一束光。
假如我還有足夠的精力,那我就做深入閱讀,做主題閱讀。以前跟學生們一起做的主題閱讀,學生的狀態似乎是進去了,但我感覺我自己還是欠缺狀態。現在我似乎懂得為什么我不在狀態了,因為,我當時根本沒有把閱讀主題做成“事業”,無形中將它當做任務去完成,生命不在場,所以有些機械,導致整個主題做下來不夠豐滿。
這一次,我要為自己做。
我要將生命融進去。
有同事問我,我看你讀書不少,怎么還是這么不成熟呢。我懂他所說的“成熟”,是指世故圓滑。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累了,丫鬟們帶他進一個屋子休息,掀開門簾迎頭看見對聯寫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立馬扭頭就不進屋里了。
我在這里想說,曹雪芹他老人家把文字玩到《紅樓夢》這種程度,他一定是極其懂人情世故的。然而他卻并不標榜這種事故,王熙鳳,薛寶釵,賈政會人事,干正事之流被不動聲色地諷刺個遍。反而還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樣離經叛道完全不懂世故為何物的人物形象為正面,作為讀者我們看到他們反叛,還很買賬,大呼“他們才應該是“紅樓(社會)”的主人”。
藝術來源于生活。
書里的世界 會 照到 現實世界中來。
所以,我讀的書告訴我――
要堅信 真善美 終會戰勝 假惡丑。
要勇敢,要正直,要熱愛生命。
要面帶微笑,要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這個世界有千萬種面貌,但歸根結底不外乎一個字――真實。
任何虛幻的東西背后,都有一套你所不知道的真實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人往往對未知的東西非常害怕。
舉個栗子,人們從未看見過鬼神,卻往往對鬼神心懷敬畏。
這個世界很大,總有人的認知所不能觸及的地方。任你再怎么面面俱到也不能做到全知全能。
若干年前讀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雪穗說,“我的天空里……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我從來就不曾全知全能,也不曾將人情練達,但我讀了那么些書,它們是我的光,這就足夠了,因此,我不怕無知。
閱讀是給人盡可能多的可能性。讓人內心始終充滿希望。就算是遭遇極大的痛苦之后心如死灰,還能重燃生的希望,不懷疑人生,不反社會。
閱讀,為人編織生命之光。
閱讀,是給自己造一條萬能的路,你不知道哪天就能踏上。
我讀的書,是我所有的退路。
星星發光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
我所讀過的書啊,
它們會把我變成光,
照亮我自己,
照亮周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