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wǎng)絡,感謝作者。
下午聽了一場關于九型人格的分享會,不知道你們是否有了解過?它是一種性格型態(tài)學,顧名思義就是九種性格的人。在上課之前,我僅僅只是聽過“九型人格”這四個字,并沒有深入了解過它,這次的學習就給了我特別大的收獲。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這張圖就是九型人格的九種類型。
那么這九種類型的人格又分別有哪些特征呢?看這張圖:
這張圖把九種類型的人格特征都表現(xiàn)出來了,你們可以先看看哪種類型不屬于你? 為什么要找不屬于哪種類型?因為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樣的,在有一定的經(jīng)驗之后,一定是或多或少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性格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你需要先排除不屬于自己的類型,再從剩下的類型里,不斷去驗證自己的本性是屬于哪種類型。
每一種類型的人格特征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了解這個,你可以不斷地完善自己。
我就曾經(jīng)歷這么一段修正自己的過程。
所以,今天,想和你們說一個故事。
1
講故事之前,先和大家說2號助人型人格的特點。
“她天生對周圍人的情緒敏感,只要每個人的眼神稍微有點異樣,就能感受到。因為一直關注身邊的人,從不關注自己的感受,甘愿遷就他人,常常忽略自己的人,2號型的人會生活得很累,情緒也會起伏波動?!?/p>
老師這么講述的時候,心里有種強烈的感覺:這講的不就是以前的我嗎?
以前的我,就是生活得這么小心翼翼,就是這么在乎身邊人的感受,就是會情緒起伏大,就是會時常覺得自己活得好累。因為我并不關心自己,永遠只在關心別人。
我高中有一位同學,曾經(jīng)直白地和我說過,覺得我像一位媽媽。
“媽媽”這個詞,大概是對2號型人格的最好闡釋了。
2
不過,那是以前的我了,現(xiàn)在的我沒有再覺得活得好累的感覺。心里很踏實,也很知足常樂,每天開開心心的,和好玩的朋友嘻嘻哈哈。
為什么?因為我了解了自己性格里的那部分不足,我有意地去調(diào)節(jié),修正自己。和大家推薦張德芬的系列書籍《遇見未知的自己》,可以嘗試著去探索下自己。
我開始明白,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的幫助,也并不是每個人說的話都是經(jīng)過大腦思考的,也明白學會拒絕有時并不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好感。
漸漸地,我不再為自己添加過多的情緒負擔,整個人輕松了很多,也樂觀了很多。
3
為什么要寫這么一個故事?
因為深深體驗到這一過程的變化給自己帶來很多正向的影響,生活也逐漸富足了起來,也不會再患得患失,很多幸運的事情也都隨之而來。
就像老師說的,了解九型人格并不是要讓你去判斷誰誰是什么型的,而是讓你能更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會向其它型的人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去提升自己。
課后順道去宜家買了點東西,將近11點才到家,推送就遲了。本來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轉(zhuǎn)變過程。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過程,沒辦法特別系統(tǒng)地梳理出來。它需要你能有一個啟發(fā)的意識,然后你會開始走向探索自我,豐富自我的過程。
如果你們對這個感興趣的話,可以后臺私信我,或者如果你們想知道哪類型人格的提升方向,也可以。雖然我不是專業(yè)的,但可以提供今天的學習資料,讓你們學習,嘿嘿。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