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七7.23】龍七七的解憂雜貨店
——堅持第241篇
一、
當《解憂雜貨店》呈現在眼前,意外的驚喜,使我幾乎是一口氣不舍得停頓地想把構成全書的既獨立又絲絲相扣的六個故事看完。
故事的開頭,三個因為偷的車拋錨,只能在天亮之前暫避到廢棄的雜貨店里的無業青年,無意中在店里的牛奶箱里接到了一封來自于過去的咨詢信。原來這個雜貨店在三十多年前,是一家能夠解決任何煩惱的雜貨店,晚年喪偶的店主因為一封封求助的來信,重新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覺。
因緣際會,店主去世之后的來信,就這樣來到了他們的手中。而那種被人信任和需要的感覺,是他們在很久以來都沒有感受過的,因此,他們開始提筆,以“浪矢雜貨店”的名義給人回信——盡管錯別字很多,語氣也粗魯不文,但是他們和浪矢爺爺一樣,是真心對待這些信的。
浪矢爺爺曾經和他的兒子說,“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這就像拋硬幣一樣,把硬幣拋到空中的時候,也是有了選擇的時候。他們只是迷途的羔羊,手中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在最后的信中,浪矢雄治這樣寫到,這是解憂雜貨店最后的回答,也是作者對于我們的回答。又或許這本書就是東野圭吾給我們的一封牛奶箱回信,溫柔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滋味。
二、
朋友一直不想學車。在我們鼓勵了這么多年以后,今年去學車,卻被教練一直怠慢。她又給教練買吃的,又是幫教練擦車,又是前前后后忙乎,并且忍氣吞聲。
換來的是,這兩日更加的是變本加厲的挑剔,責罵,給我打電話一度說不學了。我們一起分析了事情的前前后后,最后確定,朋友并沒有錯,并不能用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明天我來幫朋友練車。
我,現在是好友的解憂雜貨店。
也會想起以前學車時,教練的種種惡劣行為。怎么說呢?我可以理解教練的行為,可以理解開車其實是個蠻簡單的事情。可以理解教練日如一日,年復一年都教同樣的一件事,難免會不耐煩。
可是,我也更加理解學車的學員。正因為不會,才想認認真真學的。而且,朋友學的很快,可以說是新人里學車最快的一個,可仍然遭受到萬般挑剔。
我很理解她的感覺。可能旁觀者看來,這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對于陷在這件事情中間的朋友來說,就是很苦惱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幫助她拉開距離來看待這件事情,換一個看事情是態度。
每個人,都會有遇到苦惱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解憂雜貨店的。有時候,只要是好友的側耳傾聽,就能夠減輕很多苦惱,那種被理解,被包容,被支持的感覺,真的特別好。
三、
有時候的確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另一個好友,我的閨蜜。辭職,找新的工作,遇到新的愛人。后來又輾轉反側,去了新的城市,開始新的工作,可能還會遇到新的愛人。
這中間,隔一段時間,就會給我打個電話,交流情況。她經常說:“你應該考個心理咨詢師癥。你是個天生的心理咨詢師。”
其實,我知道,我只是她的解憂雜貨店。
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其實,人生,得一解憂雜貨店足矣。而且,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間解憂雜貨店的。
記得以前看見過,網絡里的“樹洞”。這也是解憂雜貨店的變體吧。人們把自己的煩惱寫下來,放進樹洞里,說給樹聽。
雖然樹不會出主意想辦法,可是樹洞也有全然的接受和理解功能。
突發奇想,如果龍七七開個解憂雜貨店,會有人寫信嗎?郵箱:648201579@qq.com
何以解憂?嘻嘻,龍七七解憂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