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收拾書柜,要為新學期的書騰空間,然后就發現了一個陳舊的文件夾縮在邊上。打開一看才想起是上上家公司老板(S)的個人房產相關資料,算起來成為S的下屬,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我的工作是一家駐滬代表處的Office Mgr.,同時也要兼任首代S的個人助理。很多PA的職責往往公、私兼有,因而當S在上海置辦個人房產時,理所當然地把各項文本交由我歸檔保管,同時交待處理每月的貸款劃扣操作,也就是說,我被授權處理S的人民幣工資帳戶的網銀操作。
我不知道這個在PA界算不算正常,但是當時我們雇傭雙方都覺得沒什么不妥。這樣的操作直到幾年后上海的辦公室關閉,我在之后的公司謀得了工作,仍然沒有暫停。直到后來S將這幢價值翻了N倍的老洋房轉手之后才終止。于是就有了這么份厚厚的帳單資料,郵件記錄以及清單備查明細。
后來由于工作與生活都漸漸忙碌,與之的聯系也少了。今天翻到這個文件夾,才回想起與其工作及合作的那段職涯中的點點滴滴,深感在尚屬年輕的職場經歷中,遇到這樣的一位上司是件很慶幸與感激的事。在那段時間里切實受到其工作風格及指示的影響,學到不少經驗,并初步形成了時間管理的意識。
時至今日,總結了一下作為當時的直接管理者,S有這么些行事風格及習慣令下屬信服,并可從中學習一二的。
將工作任務的最終目的清楚地告之。而不只是堂突地告之你單一地去做某件事或其中的某個分解任務。因為如果沒有對終極任務目的的詮釋及其意義的理解,執行人往往無從了解前后相關聯事項的影響,可能喪失了可同時延伸或擴展完成工作的可能性或為后期的其他執行人做好準備,極有可能影響全局的效率。在之后的職場中,我會看到有些管理者習慣將自己工作中的一部分瑣碎占工作量的事情分出去,而認為自己掌握整個任務的全局就好。但由于下屬只針對被分攤的那一塊工作死磕,在其與其他協調部門的配合中,往往會因為不得要領而產生偏差。
將完成該項任務所將面臨的幾個階段提示出來,并要求你自己進行擴展分解以期考察你對這項任務的理解程度是否有偏差。
對需求最重要或急迫的,或者與你的執行能力較為相符的某個階段事項重點標示,并明確設定完成期限。
任務期限通常都較為合理,極少會有突發的要求。因為S同樣對自己的工作計劃及日程安排很嚴謹,比如差旅計劃,往往可能提前半年就有了大致的路線規劃。所以即使有調整也只會是微調,不會彼此都手忙腳亂。而由于S經常會出現在各個辦事處,因此其他與之有會晤要求的同事、客戶、供應商等也都能提前將各自的日程安排協調好。相應的,各地的助理們也能提早做好配套準備。
給予具體的工作方法指導。會耐心告訴你,如何做,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做到什么樣的效果,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時可透過什么方式或者協調什么樣的人得到幫助。
S從不介意在工作開始之前講得清楚一些,這比在之后的工作中糾誤要來得有效率。當然前提是他自己有著無比清晰的思路。
從不在指責你的工作能力或質疑工作態度上花費時間及氣力,但會明確直接地指出工作中的對錯,展開對工作錯誤的說明,并告訴你怎么樣才是他真正想要達到的結果。
對于工作請示及時回饋,作出更詳盡的下一步指示。(真的不會讓你等太久)
對于工作完成的匯報給予及時的回饋。(真的不會讓你等太久)
會真誠地問你在執行工作中這么做的理由與依據? 對你的解釋與其原來的期望有所偏差時認真考慮,并可能會回答你:“也許你這樣做是對的”。
定期與你面對面地進行工作REVIEW,逐項指出每項工作執行的優勢劣勢及下一階段的期許。最后還會當面給你一個INCREASE(這個非常重要^-^)。
比方說,在我休產假前主動找我作了REVIEW,明確了產假后的工作任務調整,對工作飽和度的分析,然后在REVIEW 報告上清晰地寫了下產假回來后的加薪數字。(這個真的很重要^-^)
在各類扯皮往返的郵件中,給予全員回復,果斷干脆地提出最終判斷意見。
充分地信任被其視為值得信任的人。(這個可以參考文首的例子)
后來由于S的工作重心回到海外,逐步退出日常的實際管理。于是匯報線就變成了臺灣籍的幾位同級VP。這期間的體驗就產生了較大的不同。至少在執行效率上大打折扣。
怎么說呢,記得當時很火的《杜拉拉升職記》中曾經有這么一句話描述:什么是官僚?就是你要TA做決定時,TA表示要思考;當出現難題時,TA表示要授權。
由于公司的主營是外貿,在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決定將辦公團隊遷往外省市,上海的辦公室關閉。我以一個第一個加入,最后一個離開的本地員工的身份,完成了對這份工作的全部使命。因而這份工作在印象中格外鮮明。
雖然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很幸運地遇到幾位同樣耐心的好領導,在不同的工作氛圍及工作困難中真誠地指導并幫忙我不斷成長,但由于S還是有其更獨特的風格,因而今天回憶起了許多過往。
前幾年S來上海時請我吃飯,告訴我說公司不僅順利度過了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業務量逐步增加,曾經縮減人手,而使得繼續留下的資深員工要一人承擔原來多人合作的任務;但在經過這幾年的適應及磨練,不僅個人工作能力提高,業務量增加后反而并不需要將人手增加到原來那么多,而員工也相應獲得了更高的收入及獎金。員工們與股東們都很開心。真是為S感到高興。
今天是年初七,大部分公司都恢復了上班。朋友圈里有很多段子在傳導著長假后不想上班的不良情緒。有人說不想上班是因為你不喜歡這份工作,或者,你不喜歡和你一起工作的人。
但是我想還是會有不少工作氛圍中,是存在著那些和S類似的管理者。仔細思考下,除了那些鬧心的工作任務,未結待辦事項之外,TA們是否也曾給你信念,幫助你成長,給予你指導,并為你的實際收益帶來直接或隱性的影響?
如果有的話,那么伴隨著感恩的心態重投工作中去吧!祝大家度過有效率的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