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的《看見》中,有一句話我記憶深刻: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我們這一代90后,經歷過不止一次中國的危難時刻。
還是上幼兒園的年紀,記得并不真切,但也的的確確見證過2003年那場全國性的非典,父母臉上的擔憂和滿大街的口罩讓那一年成了一片雪白。
后來上了小學,模糊的記得在2008年5月12日午后教室里搖晃的電燈,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地震的威力,電視上滿目瘡痍的四川和生離死別的哭聲讓那一年涂上了一層灰暗。
當我成為一名大三的學生后,清楚的見證了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蔓延,和2003年重合的情緒以及藥店脫銷的口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是一場人類和病毒之間的無聲戰役。
所有的喜氣洋洋和歡度佳節的情緒仿佛一夜之間消失殆盡,不知名的病毒悄無聲息的出現,并且在我們身邊蔓延。
當人們察覺到危機時,有驚慌也有失措,但是中國在2003年就已經打贏了和非典的戰役,17年后的今天,對于這場野味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迅速做出了所有的反映,封城、隔離、搶救。
武漢成為了所有人目光聚集的地方,年逾古稀的鐘南山院士帶領團隊奔赴一線,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提取病毒樣本進行研究,年輕的醫護人員離開家人毅然去往需要他們的武漢……
所有人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病毒戰斗,盡管大家力量微薄,病毒傳染性極強,可能會是一去不回的征程,但是面對生命,所有人都是秉承著義無反顧的姿態,奔赴武漢。
“我也害怕,但是我身上穿著白大褂,我就要肩負起一份屬于醫護人員的責任”
那些年輕的面孔面對死亡也一樣恐懼,也一樣舍不得離開家里的父母孩子,但是他們從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就是穿上戰袍和死神搶奪每一條生命的醫務人員。
救死扶傷是天職,奔赴一線是責任,所有的害怕和不舍都在戰斗中不值一提,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會心疼,也都會痛。面對著病床上的每一份對生的渴望,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竭盡全力希望可以留住每一條鮮活的生命。
隔離的只是病毒,而愛從來沒有被隔離。
為了方便穿脫防護服,愛美的小女孩剃掉了鬢角頭發,因為她是醫務人員,節省的都是和病毒搶奪生命的時間!
為了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農民工自發響應號召連夜趕工,十天十夜,最平凡的他們詮釋了屬于中國最不平凡的速度!
為了能夠支援一線,哪怕是口罩、蔬菜或者是醫用物資,從各家各戶雪花一樣飛向武漢一線的每一個醫院里。
這場抗疫之戰,每個人都在行動著。
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很渺小,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我們會被病毒打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2003年的非典中,醫護人員不畏生死,用生命換生命搶救病人;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們沒有屈服,殘垣斷壁里救出每一條生命;
面對每一次災難,我們都會守望相助,聯手共行。
每天都有著好消息傳來,疫苗會被發現,特效藥也會被找出。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這場和病毒之間的戰役,我們一定會再次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