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三峽晚報》——與書有關的故事
韓裕平
據說每一個猶太人的小孩子出生后不久,媽媽就會讀《圣經》給他聽。而每每讀了一個段落以后,就叫孩子去舔一下蜂蜜。慢慢地,小孩稍微長大一點了,母親就會取出那本叫《圣經》的書,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吩咐小孩去舔一舔《圣經》上的蜂蜜。經年日久,書甜如蜜,這幾個字眼就會像胎記一樣,牢牢地烙印在孩子心里。當猶太孩子長大成人了,依然愛好閱讀,閱讀成為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閱讀和他們的生活血肉相連,不可分割。由此可見,書甜如蜜,愛上閱讀,不僅要讓人認識這一點,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從小培養閱讀的興趣。
又有一個故事,也是說讀書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藏書萬卷,視若珍寶,但是他只知道吃喝玩樂,將一屋子的書束之高閣,從來也不閱讀。他有個朋友,愛書如命,特別愛好閱讀,就常常去跟他借書來讀,因為太喜歡了,他都不還那個人的書。因為彼此是朋友,藏書者倒也不太在意,再說了,他只是體驗藏書的樂趣,不曾體驗閱讀的甜蜜。
一天天,一年年,藏書者的寶貝藏書越來越少了,終于有一天,到了臨界點,他發覺自己的藏書一本都沒有了,慌了神,怒氣沖沖來到朋友家。我的天啦,他看到了什么?他的一屋子寶貝藏書都像長了腿腳一樣,跑到了他的朋友家。他怒不可遏地質問朋友為什么借書不還,朋友不惱不怒,微微一笑說:“藏書不讀,不如無書。”藏書者是兩個啞巴睡一頭,無話可說,無言以對,他的朋友又說:“家有藏書萬卷,不如閱書一本。切記!切記!切記!”那人羞愧無比,掩面,扭頭,臉紅耳赤地跑回了家。當他剛剛跨過家門檻,外面響起了駝鈴聲,來了幾個駱駝,他挑開門簾一看,是他的那個朋友,他還書來了,藏書者猶如醍醐灌頂,一下子開悟了,頓時熱淚盈眶。從此以后,他勤奮讀書,著書,最終成為了一個大有作為的人。
說得多么好啊,藏書不讀,不如無書,振聾發聵;家藏萬卷,不如閱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