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心的事莫過于你感覺一地雞毛的生活,卻在雞毛里發現了一個熱乎的雞蛋,一個小小的驚喜,是生活的小確幸。
就如我,最近確實在“雞毛”里發現了一個“雞蛋”,讓我小小的興奮了一下,好兆頭。
周一剛出來通知,說周五要去市里參加微課制作比賽。在這之前我甚至沒有完整用過一次微課制作的軟件,而最要命的是要自帶電腦,而我自己的電腦幾近報廢的狀態,速度慢到點一下鼠標,三分鐘之后才有反應,而且還是剛剛重新裝了系統,啥軟件都沒有。
圖片處理軟件,裝不上!
視頻處理軟件,裝不上!
錄屏軟件,還有三天要過期!
于是整整兩天都在裝軟件卸了重裝軟件的過程中,幾近崩潰狀態,都想放棄了!
如果沒有準備好,我寧愿放棄參加。
可是在最后一刻,我還是去了。
當場給課題,一看主題有點難。
我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
拼軟件,拼速度,拼技術,No!!
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6分鐘的課,技術類極強的課,我要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
于是我找好了故事的主角,想好了臺詞,一節技術微課活生生被講成了故事課,我還給它取了個名字—
《杜拉拉升職記》
不錯,就這式樣,講完之后,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再重新看一遍了,這一節微課,從來都沒有嘗試過這樣的方式,講的不好極有可能被人說成“神經病”。
好在第二天結果出來了,唯一的一等獎并順利進入決賽。感謝評委的認可!
回過頭來想,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來講,簡直是枯燥的不得了,聽微課的人不一會就要玩朋友圈了。
我很慶幸自己在賽場做了一件自己覺得不可思議的事,不按常規,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使沒有多大“贏”的機會。
腦海中冒出來一個詞叫做“微出軌”,這是吳伯凡在《年輕人如何在不確定的時代勝出》的演講中提到的一個詞。意思是說小成本的嘗試,去試一試自己沒做過的事情,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你每天從固定的一條路上班,但是哪一天你可以嘗試從另外一條路走,說不定能碰到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風景。
比如和一個你從來不敢聊天的人聊一會,也許你們會成為好友;
比如某日忽然早起一個小時,看看清晨尚未消散的露珠。
微出軌是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生活和行為方式,體驗可能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生活,保持“微出軌”的心態,你的生命的寬度說不定拓寬了好幾倍呢!
很多人未知的潛能也是通過“微出軌”挖掘出來的。
比如作家余華,之前其實他是個牙醫,手握鋼鉗子,每天拔牙8小時,如果他就這樣工作下去也是可以的,可是他干了5年后覺得無聊至極,后來看到文化館的人終日無所事事,在大街上晃來晃去,羨慕不已。
人家告訴他:這是我的工作。
他也想這么晃蕩,于是想進文化館。
他別的都不會,只有寫作,貌似可以試一試。結果,這一試,就試進了文化館,也試成了中國最棒的小說家。
比如畫家齊白石,27歲前沒碰過畫畫,后來才開始學畫畫,這么一學,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想到日后會成為一代大師。
比如馬云,早些年沒有人對電商感興趣,他就敢于“微出軌”,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
想起來前些日子,打滴滴順風車的時候,和我拼車的有另外兩個人,一個中年男子,留著長頭發,還有一個大學生,一上車留著頭發的男子就和大家聊起來了,原來他是個服裝設計師,正好女兒還在我們學校讀書,所以加了我的微信,由于習慣,我喜歡驗證信息的真實性,特地百度了一下設計師的名,各大網站上確實都有報道這一設計師,圖片和眼前的人所講屬實,他說自己開的車是保時捷,作為公司的老板,家里應該是有司機的??墒菫樯洞蝽橈L車呢,顯然不是為了省錢,從他聊天的內容弄明白了,原來拼車會碰見各色各樣的人,了解生活百態,有時自己也會順便帶帶人,聊的來的話連車費都不要了。
想想是這樣的,設計師,最怕的就是沒有靈感,而靈感來自與不期而遇的事和人,所以他選擇了拼車的方式,這是設計師的“微出軌”,不循規蹈矩,不拘泥于常態!想想設計出來的作品也應該是優質的!
聊著,發現那個大學生也是學服裝設計的,順便,眼前的這位大師還給了她一些職業規劃的建議,就是一次簡單的乘車,誰會想有這么意外的收獲呢!
所以每個人很可能生活在自己的牢獄之中,有著自己都不知道的盲點。真實的世界豐富多姿,而自己卻一直在單色的世界里習以為常。
明天,嘗試著做一些小小的改變吧。
2017年,列一個“微出軌”的單子吧,
嘗試做一些改變,你的小確幸就會在拐角處等著你。
1,去一個一直想去的地方
2,見一個想見而又找不到理由見的人
3,看一場自己從來沒想過看的演唱會
4,信手涂畫學學手繪
5,背誦一段話,一首詩
6,給一個人祝福
7,寫一個故事
8,關注一下本文的微信公眾號:七年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