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200?字,閱讀約需6分鐘
看到過年輕媽媽失去1歲半的女兒,從此郁郁寡歡;看到年方半百的父親失去23歲的兒子,從此酗酒混世;也看到過七尺大漢任憑母親躺在自己懷里走去,無能為力的嚎啕大哭……病魔,尤其是癌癥就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你不知道它會在什么時候砸到誰頭上。一旦被砸中,它摧毀的就是一整個家庭,改變人的往后余生……
再偉岸的身軀也無法抵擋病魔的摧殘。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結果也許會不一樣。即便是我們印象里的絕癥,如果早期能查出來,其實治愈率可以是中晚期的十幾倍。
而體檢正是能提前發現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但問題在于:怎樣做體檢才最靠譜?
一、每年體檢為什么查不出癌癥?
明明每年都體檢,花的錢也不少,每次體檢報告上各項指標也沒有任何異常,可是為什么當身體感覺不舒服,醫院去一查卻已經是癌癥中晚期了?很簡單,因為90%的人做的都是假體檢!這種體檢通常是單位體檢或團購套餐,都是標準化的“工廠流水線”式檢查,往往千人一面,沒有針對性,根本達不到體檢的真正目的。
這種普通體檢,只是最最最基礎的,只能對身體健康狀況和重要器官運行是否正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病篩查有參考價值,對于中晚期比較嚴重的癌癥也會有一個指示作用。但對多數早期的癌癥基本是無效的。以多數的肺癌、胃癌、腸癌、胰腺癌、食管癌等發病率和惡性程度都很高的癌癥為例,早期可以毫無癥狀,人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在普通體檢中也很容易無異常表現,因此極其容易造成漏診。
很多人都是在反復發燒、咳嗽、咳血等身體有嚴重的不舒服癥狀之后才去醫院檢查,往往已經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二、正確的體檢應該是怎樣的呢?
想要真正有效地體檢,那就需要采取常規體檢 + 針對性專項體檢的組合。常規體檢就是體檢必做的項目,比如身高、體重、血常規等針對普通人群的檢查,不同年齡段的體檢項目略有差異。專項體檢針對有特殊癥狀、高危人群的檢查,如胃腸鏡等,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或結合醫生的建議確定具體的體檢項目。無論經濟條件再差,常規體檢一年至少做一次,強烈建議不要停!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大家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專項體檢。
尤其是30歲以后每過10年,人的機體都會有比較顯著的變化,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身體狀況與患病風險。這里直接給一份不同年齡段男士的體檢項目清單,大家可以自行對號入座。只要你符合其中的情況,一定一定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做對應的專項體檢,絕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
(一)、常規體檢
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的身體情況不同,要進行的體檢項目也不一樣。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自然沒年輕時好,需要體檢的項目也就越多。
1、40 歲以下:這個年齡段是職場的“骨干”,同時也大多為人父為人子,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盡管年富力強但由于很多疾病逐漸年輕化,所以也要注意血壓、血糖、血脂,以及常規的影像檢查。同時也要有意識的加強體能儲備和攝入健康飲食,注意戒煙限酒,保持規律的生活,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2、40-50歲:到了不惑之年,隨著身體免疫力的降低,男性身體機能從高峰開始緩慢減退,很多疾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要更加重視心腦血管疾病和肺癌、胃癌等癌癥的篩查。比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檢查:頸動脈彩超、心臟彩超、經顱多普勒腦血流圖;增加肺癌、胃腸癌篩查:低劑量螺旋CT和胃腸鏡等。同時要找到適合自身的減壓方法,堅持規律的有氧運動。
3、50 歲以上:步入中老年也就到了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更要注意“ 體檢加餐 ”進行全面的檢查。心腦血管、糖尿病、腎損害、眼底和耳底病變等都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檢查:冠狀動脈CT、頭顱CT平掃或核磁。同時減緩工作和生活節奏,做到舍得和放下。
(二)、針對性專項體檢
現在工作壓力大,而很多男性都有飲食不規律、抽煙喝酒的習慣,還有一些人有家族病史,他們患病的風險也會高一些。這時候就需要在常規體檢上做一些針對性的專項體檢。以上就是高發性疾病對應的體檢項目,相關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一下。
1、有家族遺傳病史。高血壓、糖尿病、胃癌、肺癌、腸癌等很多高發疾病與家族遺傳有關。如果在你的家人中,曾有人患過相關的疾病,或者某種疾病比較高發,那就建議進行相關的專項體檢。
2、有個人既往病史。疾病的發生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過去有相關的疾病史就更應該加強檢查。比如說,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史、胃炎病史,就應該重點關注胃癌篩查;如果有慢性肝病史,就更應該關注肝癌相關的篩查。
3、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可以說,所有的疾病都和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健康的生活習慣才配得上健康的身體。因此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朋友,比如長期大量抽煙(包括二手煙),或者長期在有毒有害環境工作,那就要特別關注肺癌篩查。
在我看來,生活中有很多意外,我們也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但仍然要重視健康做好體檢,還要買對保險以防萬一。無論體檢還是保險,都是科學面對風險的方式,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做好這兩點。體檢是事前防微杜漸,保險是事后經濟補償,希望大家不要拿“身體好”當成拒絕保險的理由,也不要因為害怕被拒保而放棄體檢。關于體檢和保險的知識,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 ? ? ? ? ? ? ? ? ? ? ? ? ? ? ? ? ? ? ??——復旦講師于娟《此生未完成》,2011年死于乳腺癌,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