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私奔吧。”他常常在QQ上這樣對她打趣說道。
明明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她心中總有一處角落,有熱流經過。
其實相識也有四五年了,彼此身邊的人,也都換了好幾撥。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兩人還能像少年時候一樣,無所顧忌的插科打諢。
也不知道彼此是怎么成為對方的最佳好友的,總之莫名其妙地就混在了一起,一起為玩某個熱門網游而搶電腦,一起在晚自習后的小花園點起香煙,一起喝醉后拎著瓶子在馬路上亂晃,甚至畢業后參加工作,雙方各奔東西,也仍然保持著網絡上熱切的溝通,甚于情侶。
甚至一起不知為何,都淪入了單身狗陣營的一員。
畢竟也不再年輕,踏入社會的一瞬間,就像游戲切換到了下一個關卡場景,被系統自動捆綁了結婚任務和生子任務,似乎不經由此,就無法解鎖下一個人生成就。
父母倒是沒有給很大的壓力,只是偶爾回趟家,從他們言談中小心地試探,還有親戚之間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讀出來他們眉間隱含的擔憂。
她本來只是當成日常吐槽說給他聽,沒想到他不改往日的玩笑作風,照例來了一句:“不然,我們一起私奔吧?”
她瞬間有些失神,愣了愣,下一句發過去的是:“去你媽的。”
其實也不是沒有想過,按理來說,雙方家境背景均相當,難得的是雙方都臭味相投,并且早年間各自也品嘗過戀愛的青澀滋味,不至于再輕易為他人所自亂陣腳。
最主要的,她喜歡他,不是嗎?雖不到年少時那般為愛如癡如狂,可是這份感情,也足以令他們在今后庸常無奇的世事當中,不至于喪失期待。若說婚姻如果是如同一份生意一樣需要長久經營,他對于她,到真的是最最適合的搭檔。
一個人在大城市晃蕩久了,軀殼抵押給了冰冷的工作,只剩下單薄的靈魂,每夜凌晨,在夜空上無助的飄蕩。她亦希望自己能像一顆氣球,把牽系的線,交予到誰的手上,從此有了依托。
所以下定這個決心,到也不是很困難的事。
最后一次,他在QQ上再次開玩笑說起“私奔吧”的話題,她沒有再惡狠狠地嘲諷回去,而是小心翼翼,沒有附帶任何表情符號,沒有任何助語詞地回了句:“此話當真?”
對方仿佛沒料到她回給出這樣的答案,仿佛固定程式被輸入了錯誤的啟動代碼,竟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沉默深深深深不見底,恰好可以掩飾她此時此刻臉上的尷尬。
許久,那邊發送了消息:“當真啊…你來吧。”
而下一秒,她已經打包好旅行箱,站在機場的安檢門外,手中攢著的,是去往他所在城市的機票,因為太緊張而略微被手汗所潤濕。
她覺得自己,既像慷慨赴義的民族英雄,又像不自量力的撲火飛蛾。連那句“那我來了”四個字,也一直保留在對話框,始終沒有勇氣按下發送鍵。
但也得大步向前啊,哪怕是壯烈犧牲的結局,也至少要求一個無怨無悔。她安慰自己,大踏步走進登機口。
嗯,私奔就私奔,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