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休假,我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回家。
因為我弟結婚。
1.
大概一個月前,我弟特地打電話給我,說:“大姐,我定圣誕節前一天結婚,記得回來參加我的婚禮啊!”
什么?結婚?為什么這么著急?是不是把人家姑娘搞懷了?
當然以上僅僅是我內心的策馬奔騰,我淡定的平復了一下,并且寬慰自己回歸理智,結婚是絕對的喜事一件,任何的驚訝和疑問, 此時講出口,都是煞風景的。
于是我趕緊說,“大弟啊,很棒啊,恭喜你啦,快給未來弟妹的照片我看一下啊!”
于是我倆就聊開了,但始終沒提他為什么會如此心急火燎的結婚!
為什么我一直執著早婚這個問題呢?
其實我這個弟弟,今年才23歲,大學一畢業就回老家工作了,工作不太忙,工資也不多,瀟瀟灑灑的做了快一年。
雖然這種年齡在農村,可能早就是兩個娃的爹了,但我還是覺得如此早婚,風險特別大。
我這個弟弟,比我小兩歲,我倆也算從小一塊兒長大,他從小就是個超級調皮的boy,用東北話叫“驢”。
調皮搗蛋到令全家人都擔心,嘴上沒有一刻是閑著的,從小就愛折磨我這個家族里的老大,一見面,不是捶一下我這,就是打一下我那。
活潑的不得了,好想身體里裝了個太陽能,有點陽光就能燦爛起來。
長大一點兒,好動馬虎,也不好好念書,天天打游戲上網,要么就是出去這玩那混。
所以他給家里人的印象基本都是:不靠譜、浪蕩子。
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路上走得相當歡樂,想不到這么竟然早就開始收心,經營一個家庭了。
2.
一大早,趕到典禮會場,家里開始忙起來,招待來自各地的親戚朋友。
我發現尷尬了,好幾年不回來,一桌喜宴上坐了來自不同親戚家的六個姑姑,完全忘記哪個來自哪家。
婚禮走純中式風格,跳火盆、射大雕,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一樣都不少,但是并不規范,不知道舞獅環節是什么鬼。
不管早婚不早婚,到底一件高興事兒!
真心祝福弟弟弟妹兩個人能夠甜美幸福。
不到一點鐘,典禮喜宴全部都結束,賓客散去,我們一大家人,又開心一聚。弟弟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嬸嬸,脫下厚重的外套,坐下來長舒一口氣,突然想喝點酒。
大家還紛紛恭喜嬸嬸,“你家一個大事解決了,以后可省心了!”
嬸嬸一邊喝酒,不禁一邊吐槽這段婚禮是如何促成的。
弟弟與女朋友從認識到結婚,也不過才一年,情到濃時去領了小紅本,過了個把月才通知了雙方家長。
嬸嬸乍一聽到,火氣直冒,這么早就結婚?領了證也不通知父母?雖然不流行包辦婚姻,婚戀自由,但結婚之前告知父母也是起碼的尊重啊。
嬸嬸氣沖沖叫弟弟回家,本意是想說教一二,年齡這么小,責任感缺失,戀愛還沒談多久,就著急結婚是不理智的,這樣萬一離婚了怎么辦......結果弟弟說:“媽,你說的話,我表示理解,但是不能接受。”
一聽弟弟這么回應,嬸嬸簡直要氣炸了肺,“那我剛剛的苦口婆心,你當放屁了?”
弟弟還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浪蕩樣,安慰嬸嬸,“我證都領啦,你叫我現在離婚啊,把人家變成離婚婦女啊!”
不過嬸嬸還是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倆孩子已經領了證,自己再勸確實無意義。
“那你倆為啥結婚?”
“兩個人在一起挺好的,覺得很開心,就領了唄!”
“那你不多考慮磨合一段時間,等有孩子了,卻離婚了怎么辦?”
弟弟一副怎么會的表情,“我自己養啊!”
聽到這句,嬸嬸撇嘴道,“到時候你可別扔給我啊,我可不給養。”
弟弟一聽這句,就知道嬸嬸是不生氣了,一把抱住老媽磨蹭撒嬌。
“媽,那也可以白天你幫我帶,我上班,晚上我來帶啊!”
3.
嬸嬸哭笑不得。
既然證也領了,起碼也得給女方家長一個婚禮交代啊!
所以開始緊鑼密鼓的張羅婚禮,到今天終于松口氣。
嬸嬸不禁感嘆自己和叔叔的結合,曾經也被別人認為離經叛道,不被看好,卻也不錯的生活到了現在,操持完孩子的婚禮。
干掉最后一口酒,繼續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