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跟同事們聚餐,大家在一起侃侃而談,當討論到兩性關系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認為,兩性關系中,女方顯然是受害者,因為戰場在女方。
其中一個男同事說,為什么是女方是受害者呢?男人是失去生命,女人是獲得生命。男人才是受害者。
因為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論調,我笑了。
男同事有出國留學經驗,有一些西式的思想很正常。
過后,對于這個問題,我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一直以來我也是大眾化思維,認為女方是受害者,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
可是因為受新論調的啟發,這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曾經一個女性朋友小茜很喜歡高中同班的一個男同學,高中時對男同學就愛慕已久,男同學的一舉一動都讓她心動不已。但是男同學小偉對她似乎沒有太多意思。
高中畢業,兩人分別去了不同的大學。大學時候小茜經常會找小偉QQ聊天,對他的每一個動態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甚至為他寫了一大本日記。
大學畢業后,小茜為了能和小偉在一起,去了小偉所在的城市找工作,第一年,小茜總是頻繁地找小偉,小偉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小茜保持著聯系。
終于,小茜的熱情爆發了,執著到了終點,于是小茜把自己的第一次給了心儀的小偉。小茜滿足了,覺得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就應該給最愛的人,今生已無憾。小偉呢?自此之后便沒有再聯系。
剛開始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憤恨:小偉怎么能如此不負責任呢?小茜給了他最珍貴的東西,而他卻一走了之。
直到幾年之后,思想成熟了一些,對于這個問題,才有了更理性的認識。
在這個故事中,小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滿足,得到了今生已無憾的經歷,而小偉呢,卻什么也沒有得到,為了滿足小茜的要求,反而要委屈自己與不喜歡的人同床共枕,在這一場愛情的游戲里,顯然小偉才是受害者。
在對等的情感關系中,也就是你情我愿的愛情里,愛情本沒有對錯,沒有誰傷害了誰。
在不對等的情感關系中,誰是被動者,那么誰就是受害者。
只是在愛情的游戲里,女人天生比男人更感性,更不容易擺脫情感的糾葛。女人受傷害的幾率遠遠大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