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是最好的東西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親愛的你:

你好!

是的,這是我寫給你的一封信。說說自己一直想跟你說的這個------意義,我準備用這樣一種書信的方式寫一寫這本書對于我的意義。和意義本身對于我的意義。

生活的苦難每個人都會有,但是每個人面對苦難的方式不一樣。我記得我曾經說過,希望不重要,意義才重要。曾經的我對于希望的理解是在某個未來會有某樣東西在那里等著你,而這個東西是你繼續生活下去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能就是希望。我以前也一直覺得希望可能就是我生活下去的動力,因為有這些希望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苦難。但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真的對人生每時每刻的經歷、得到的愛、和遭受的苦難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講的其實是作者弗蘭克爾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段極少人能夠體會的經歷。在二戰德國納粹------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生活。其實聽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就能讓人感覺到死亡。作者在那里遭受了常人根本無法體會的絕望。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但是他奇跡的生存了下來。支持他活下來的不是堅信有一天可以從集中營出來的希望,而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就像尼采說的“那些沒有打敗你的,會讓你更強!”你可能會覺得集中營那樣一個煉獄般的地方,只有死亡,煎熬,焦慮,絕望,封閉,在那里的人們應該是充滿恐懼和麻木的。但是書中說有些人進了集中營,肉體忍受著地獄般的折磨,精神卻依然高貴、獨立、平靜。作者正是漸漸發現即使在集中營這樣的地方,人性還是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從而發現了意義對于生命存在的價值。

書中將了很多讓人無法想象的經歷。有一處描寫讓我很吃驚,按照我的理解,在集中營生存你首先是需要食物,需要衣物,然后是需要保存自己生命的指標盡可能的良好。但是書中卻說,都不是的。比作者更早進入集中營的老友對作者說:“如果有可能,每天刮臉,不論是用鋒利的玻璃刮臉,還是用最后一塊面包換刮臉工具。只有如此,你才能看起來更年輕,而且刮臉還會使你臉色紅潤。想活下來,唯一的辦法是,看上去能干活。如果你腳后跟起了個水泡,走路瘸了,第二天就會被送進毒氣室。刮臉,挺直腰板站立,精神抖擻地干活,你就不用怕毒氣。”讀到這段話讓我為之震撼,即使在集中營,存活下去的方法都是盡可能的讓自己有用,而不是盡可能的讓自己舒服。

還有一處讓我印象深刻的描寫。作者說:“有一天監獄的一個獄友告訴作者他做了個非常清晰的夢,夢里有個聲音告訴他1945年3月30號我們會得到解放。他滿懷希望的告訴作者,并且堅信3月30號自己會獲得解放。”可是距離那天越來越近的時候,他開始生病,高燒。3月30號那天他陷入昏迷,第二天他死于傷寒。作者說集中營里死亡率最高的時刻都在圣誕節前后。不是因為流行病,而是因為多數犯人都天真的以為能在圣誕節前回家,隨著希望越來越渺茫,犯人失去了勇氣,變得沮喪起來。這嚴重減弱了身體的抵抗力,導致死亡。

其實書中描繪了很多集中營中的場景,很多你無法想象的場景,例如面對死亡時候人們的表現,對待每次轉移名單的態度。因為這些遭遇,人們開始變的冷漠,麻木,嫉妒,自卑、易怒。甚至作者也經常想打人。面對這種環境,你肯定也會說,是啊,我難道還有其他的選擇嗎?作者卻在書中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有的。即使在這么艱難一個環境中,還是有人會走過每一個屋子安慰別人,把自己最后一塊面包給了別人的人。雖然這種人不多,但足以證明,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別人手中奪去的,這個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下選擇自己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

每天人們都會面臨抉擇,要么保持自我內在的自由,還是拋棄自由和尊嚴而變成標準的囚徒。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的“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回到我自己的感受。在面對一些遭遇的時候,我曾經也會在心底這樣抱怨過:“為什么是我,憑什么是我?”當我發出這樣的抱怨的時候,其實內心已經放棄了選擇,放棄了對當下生活意義的選擇。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情,而且還會喪失心底最后的寧靜。后來我在禪修的書籍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當你面對這樣的困境時,你要反問一句:“為什么不能是我呢?我跟別人比有什么特別的呢?”然后自己靜靜的思考,然后豁然開朗,其實自己沒有那么特別。誰都有可能有這樣的一個遭遇,只是剛好在我身上而已。這個時候你就不會再去糾結“為什么是我?”這個問題。而是去思考,“現在這樣一種狀態對我的生活有意義嗎?”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給我很大啟發。作者說他曾目睹一個年輕女子的死亡,這個女子是這樣告訴作者的:“我感謝命運給我了這么沉重的打擊。”是的,這個女子說的是:感謝!她說:”以前的生命讓我糟蹋了,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精神完美的事。”

雖然我會經常提醒自己想起這句話,但是還不能完全踐行這句話------“去感謝生命給我這樣沉重的打擊!”但是我確實感謝自己能夠認識到時間的珍貴。我比原來更加的珍惜自己的時光,跟朋友相處的時光,工作的時光,學習的時光。這些時光那么的真實,讓我能體驗工作,學習,生活所給我帶來的快樂。讓我慢慢明白其實任何的遭遇對自己都是有意義的,只要你認真的去思考就會找到那個不一樣的意義。

我特別喜歡羅永浩,說他是我的精神導師。為什么呢?就是他曾經說過,希望這個世界因為有他,所以會有一點點的不同,會對有些人們有一點積極的影響,會對社會的進步能夠有一點點小的推動。這句話就是可能就是他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他打動我,跟我內心對于生命意義的共鳴的原因吧。

尼采說過:“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如果你發現這些生命中的遭遇和磨難是注定的,那就把生命中的這些遭遇和磨難當做是一次體驗。即使在經受苦難的時候,我相信我也是一個獨特的人,即使我孤獨的來面對這一切。就像書中所闡述的,生命的意義包含著從生到死受苦受難這一更廣闊的循環。

最后用書中的一個小故事結束吧。有位老人來找弗蘭克爾咨詢,他很痛苦,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妻子死亡的傷痛。弗蘭克爾問他:如果你比妻子先死,你的妻子會怎樣?老人說:那她一定會痛苦萬分。“所以”,弗蘭克爾說“你現在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因為它使你的妻子免于承受同樣的痛苦。”

是的,讓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

祝安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圖書名:《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6月1日 著名心理學家...
    獨行俠者閱讀 2,604評論 3 6
  • 關羽讀書筆記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
    殼了不地了一關羽閱讀 356評論 0 0
  •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
    3ff904f71c5b閱讀 286評論 0 0
  • 作家的進步,在于寫出多少能賺錢的文字。空寫出成百上千頁文字,并不會進步,只能寫能賺錢的稿子,才能懷著必須好好寫的心...
    靈林玖玖閱讀 1,883評論 41 60
  • 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年齡漸長,慢慢懂得了時間,明了自己曾經蹉跎歲月,意識到自己曾經覺得世間只有自己獨一無二,歲月讓...
    琉白閱讀 19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