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不喜歡動漫。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比較貪玩,別的孩子都窩在家里追《龍珠》和《數碼寶貝》的時候,我不是在東家院子里摔泥巴,就是在西家院子里打彈珠。不管電視里演出多么奇幻的場景跟聲效,我都無動于衷。忘記說了,我是個女孩。
后來開始關注動漫,是因為一個人。
一、
年少時候的愛戀總是簡單又單純。他每換一次扣扣頭像,我就立馬求助度娘,恨不得把這個動漫人物的三生三世都翻出來,我不是一個動漫真愛粉,確是一個好學生,所以我總是能夠憑借自己出色的記憶力,準確的記住這個動漫的所有人物跟情節。
他很喜歡《火影忍者》,我就一天到晚抱著3.5寸的智能手機,走路都在看,一遍看不懂兩遍,兩遍看不懂三遍。后來我終于能夠很吃力的記住幾個主要角色的名字并且能夠區分他們誰是誰。那過程之艱難,我都想在心里為自己鼓掌。
有一次他給我發了一張圖片,上面是一段話:《加菲貓》有一段,加菲和歐迪無意中走失被賣到了寵物店,加菲擔心主人喬恩會思念成傷,但在一個清晨,喬恩走進了寵物店,看見了加菲,意外驚喜,把它再次買回去,團圓歡喜。 故事的最后,那只世界聞名的肥貓在日落下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去問喬恩,那天他為什么會走進寵物店。
他問我有沒有覺得這段話特別有深意。可是我根本就沒看過《加菲貓》,甚至都不知道喬恩跟加菲在劇中是怎么的一個關系,我沒辦法理解這句話背后的深意。于是我立馬在百度里打下這句話,慶幸的是跟我一樣不懂的人有很多,不幸的是根本沒有人解釋出來加菲這句話的深意在哪。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不管喬恩是出于什么目的,中間經歷了什么,最后是加菲就行了。
后來我久久不能忘記這部別人譽為成人哲學的卡通片,我到網上搜集了許多關于這一段的看法,也看完了整部卡通片。其實這段話的后面還有一句:“所有平淡流年,背后都有一個沉重的故事。你看到的幸福生活,其實無一不是成全。”
二、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室友也很喜歡動漫,確切的說她喜歡一切有文化內涵的東西,所以從她的嘴里,我會經常聽到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宮崎駿。她說宮崎駿的漫畫很好,他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那時候我與那個人已經喜歡動漫的人已經許久不聯系了,他好像化作一陣風,消失在我的生活中。
被孤獨與熱鬧充斥著的大學生活有時候也需要一些調味劑,尤其是對于孤高冷傲的我來說。我借口追溯經典,下載了許多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像《風之谷》、《千與千尋》、《天空之城》等。我滿心歡喜的認為,等我看完這些電影,我就理解那些愛好動漫人的世界了。
后來發生了很多事,以至于我還沒有機會看完電腦里緩存的電影,遙遙無期的畢業轉眼就到了。隨著和同學們的各奔東西,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別,并且可能此生不會再相見。
三、
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會提前埋下伏筆。
這段時間因為一個人的生活愈發的無所事事,所以又拿出電腦打算重溫經典。我才剛看完《千與千尋》,那部讓許多人期待已久的《你的名字》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首映了。電影官方宣傳做的很好,一個月前周先生就注意到了這部電影,并且說一定要帶我去看。我是不太喜歡看電影,但是我不抵制浪漫,所以我滿心期待著。
瑣碎的工作總是零散的占據我們大塊大塊的時間,所以一直到前兩天才把看電影落實到日程中去。其實生活就是隨心所欲的發生一切,我們卻不置可否樂此不彼地做計劃。果不其然,不歡而散。可能錯就錯,在有些人在乎的是跟誰一起看什么電影,有些人在乎的是跟自己一起看電影的是什么人。
冷靜過后我選擇原諒我們,可是卻仍舊不甘心被一部電影破壞掉的夜晚。所以在我一個人無比冷靜的在偌大的湖邊反思了一上午之后,我還是決定要去看看這部膾炙人口的電影。
不知道是我帶著情緒還是其他的什么,電影除了有漂亮夢幻的場景之外,并沒有太深的感觸。聽著臺詞“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人”,深情之余也頗感單薄。《你的名字》證明了新海誠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導演,可是這故事講的不多么深入心扉,愛情簡單且不切實際,不過畫面仍舊很唯美,這也能讓心理稍稍平衡一些吧。
周先生很喜歡這個電影,并且又去二刷,我不想去評價什么,或許這種憑借一個模糊的印象,拋開現實中的種種苦難,在忙忙人海中固執地去找尋,直到有一天不期而遇,狂奔著去重逢,畫面唯美,感情真摯,尤其是說那句“我們好像在哪見過”時讓人有些動容。可是這種感動經不起推敲,脫離了生活,自然就難入人心,像是鏡花水月,在這一股熱流散去,便什么也留不下來。
四、
看影評中說許多情侶看了電影《你的名字》后出來手拉的更緊了,我的情緒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緩解。這種刻畫完美的愛情,容易引導我們在追尋愛情的時候更加苛刻,從而忘記了在一起的初衷。
我不知道周先生是怎么看待這部電影的,但是我想對他說,電影中演的是別人的喜怒哀樂,如果你沉迷在別人的故事里流淚歡笑,而忽略了你身邊那位陪你笑因你哭的人,那《你的名字》就真的只是你的名字了。
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加菲貓》里的那段話,現在或許我有了新的理解:
我們的愛情往往充滿著苦難,只是因為我們想知道的太多,如果加菲貓是你、或者是我,看到喬恩,一定會忍不住問他“到底有沒有找過我”,“難道我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嗎”,“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就算暫時忍著,這些問題也會不停的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折磨著我們,讓我們心痛。作為一只自認為倔犟的“貓”,我們可能還會堅持不跟喬恩回去······
當然,這個時候,我想作為喬恩,可能也不想再要一只那么“作”的貓了。于是,我們可能會想著,自己永遠也不想再被人領走了,就這樣待在寵物店里直到老死了,可能心里還會想著,“喬恩,我曾經愛過他,可是他卻如此待我”加菲貓是我們,是女人;那么喬恩就是他們,是男人;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有些問題是原則性問題,是不能妥協的,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這個時候,又有多少段可能尚且完美的愛情被我們給搞砸了?當我們又樂此不疲地追問著對方:你愛我嗎?你什么時候會來娶我?你什么時候才能夠來娶我?這個時候,又有多少個喬恩為這個巨大的承諾退縮了,把我們孤零零地扔在那兒?
讓我們難過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幸福不是完美的,任何一段感情總會有缺陷。
我們還不得不承認,愛情是經不起推敲的,有時它顯得如此脆弱,弱到都沒等我們準備好,它就癱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