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縣左氏源流

? ? ? ? ? ? ? ? ? ? ? ? ? ? 鄱陽縣左氏源流


? ? ? ? ?明朝嘉靖辛丑年,永新縣左氏先祖孔麟公,主持編修了《逢橋左氏七修族譜》,譜中的“丹陽珥陵源流”一文載:丹陽縣左思賢(唐元和間進士)生二子:左英、左霸。左英生三子,左鄩、左鄑、左鄴。?

? ? ? ?南唐時,左鄩徙鄱陽,左鄑徙蜀,左鄴落籍永新。

? ? ? 談到鄱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古時曾稱彭蠡、彭蠡澤、彭澤。鄱陽湖連接長江,同時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跨南昌、新建、進賢、余干、鄱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縣。

? ? ?鄱陽湖周邊的這些縣市的左氏村落,我于2016年夏季前,已先后數次實地尋訪(鄱陽縣除外),參閱當地譜文,其源流較為明晰:星子縣左氏為吉安永新縣鄴公后裔;南昌地區(含新建、進賢、德安、共青城)左氏為北宋時期從金華縣始遷;余干縣左氏于南宋時遷自吉安府;湖口縣的兩支左氏分別于明、清時從句容、徐州始遷。這些地方的左氏譜或口傳,均不是左鄩的后裔。

? ? 那么,南唐時,左鄩徙鄱陽,會不會是遷徙到了鄱陽縣?

? ? ? ? ? ? ? ? ? ? ? ? ?一、《鄱陽縣志》中記載的左氏

? ? ? 登錄國家圖書館網站,查閱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鄱陽縣志》記載的左氏內容:

? ? ?九卷?選舉?第5頁:左守道,官知府。府志作知州。政和八年戊戌科王昂榜(進士)。

? ? ?九卷 選舉 第32頁:左有言,字次立,永平關人。康熙十七年戊午科(舉人)。注: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八第26頁/14頁載,左有言為康 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舉人;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李蟠榜進士.

? ? ?十卷?貢士?第10頁:清貢士,左筠,字小竹,永平關人,選入監生。

? ? ? 卷十一封贈第3頁:左筠,以子(左)有言贈文林郎、河南汲縣知縣。

? ? ?卷十一貢士第6頁:左筠,字小竹,永平關人,選貢。左筆,(字)小文,永平關人。

? ? ?卷十一貢士第16頁:左相,字寧南,南隅人,郡廩生,立品端方,居家孝友。雍正八年學使傅公舉為優行,咨送太學肄業,因貧辭不赴,卒年七十。

? ? ?卷十二列女第53-54頁:左氏,王琚妻,年十九歸王,生子一周,而夫卒,左氏椎發縞衣不出戶外。時舅有妾性悍,每凌抑之,欲令別適,左氏惟抱子垂泣而*。及子成立未幾又卒,左氏復撫孫,年八十七而終。

? ? ? ?卷十六備志第28頁:左昌時(詩),博學能文,紹興已亥(1155年)任宜興知縣。注: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十宦績第1頁/乾隆十四年《鄱陽縣志》卷二十四備志第2頁載有“左昌時”同樣內容。??

? ? ? 卷十六備志第31頁:左東震,永平關人,居家孝友,豐于財而好施,與遇人之喪而不足者恒周之無吝。太守翟公敦請鄉飲。注:乾隆十四年《鄱陽縣志》卷二十四備志第4頁載有“左東震”同樣內容。

? ? ? 另,在同治十年(1871年)《鄱陽縣志》的卷末篇的“重修縣志姓氏”第4頁,記載了參與本版縣志“校閱”的左氏族人:左大振,郡廩生。

? ? ? 數位左氏先祖,作為進士、舉人、貢士、孝友而載入地方志,對于一個縣域來說,說明這支姓氏在當地是望族,人丁眾多枝繁葉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宋朝進士、知州左守道

? ? ? 康熙版《鄱陽縣志》記載的左守道,于宋朝政和八年(1118年)中進士,任知府。左守道在哪里任職呢?

? ? ? 網搜左守道,有這樣幾段詞條: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九月丙午,左朝奉大夫、新知資州左守道言國家推行茶法……

? ? ? ?宋朝《異聞總錄 卷之二》——資州東岳行宮在城內,只一小殿,兩廡一門樓,郡人每以窄為嫌。紹興十六年(1146年),路人過廟,為物憑附,言當為崇建廟宇,期限甚峻,觀者堵墻而立,無敢不敬信。明日一州百里間,凡山麓巨木,悉為本廟題志,遠近協力致助。未幾大廟成,基址元枕山,因高增筑,巍然為一路冠,凡皆以誠來禱,無不立應。其以冤陳狀者,才一二日,詞首及被訴人與左證皆死,惟理直者色不變,經宿即蘇,說入冥所見,全如世間,特有牛頭獄典與猛獸吐息氣熏炙罪囚之異,門外人每昏夜往往聞決撻聲。(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郡守鄱陽(人)左守道到任,惡其太甚,揭榜禁人投狀,扃鐍殿門,自是遂絕向來之訟報。

? ? ?從上述記載可知,鄱陽人左守道,于政和八年(1118年)高中進士,33年后的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任資州郡守(知州),時間上,人名及籍貫、職務等記載均相符,說明左守道在資州(現四川資中一帶)任知州是真實可信的。令人不解的是,反復查閱光緒二年(1876年)《資州直隸州志》和民國十八年(1929年)《續修資州志》,兩個版本的州志均漏載了左守道。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宋朝宜興知縣、真州知州左昌詩(時)

? ? ?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鄱陽縣志》卷十六備志第28頁載:左昌時(詩),博學能文,紹興已亥(1155年)任宜興知縣。注: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十宦績第1頁/乾隆十四年《鄱陽縣志》卷二十四備志第2頁載有“左昌時”同樣內容。

? ? ?明朝隆慶《儀真縣志》卷之五官師考(下)第1/5頁載:(真州)知州左昌詩,番陽人,淳熙(1174-1189年)末任。奉法循理,節用愛人。至于建府,庚繕溝壘,訓習兵戎,夙夜殫力。開大橫河以便江舟艤舶。又以余力重建壯觀扃岫諸亭。

? ? ?1988年版《豐城左氏大成譜》譜頭冊“左氏……人才蔚起仕宦疊出文經武緯忠孝廉節……謹書于后”篇載:左昌詩,淳熙(1174-1189年)中以朝散郎知真州。奉法循理,節用愛人。至于建府,庾繕溝壘,訓習兵戎,夙夜殫力如開大橫河以便江舟艤泊。又以其余力重建壯觀扁秀諸亭,可以見其能矣。

? ? ? 民國已卯孟冬翼經堂刊印的《衡陽三甲左氏六修族譜》卷首三先賢傳第46頁載:左昌詩,永新人,宋淳熙(1174-1189年)中知真州建府,庾繕溝壘,開大橫河以便江舟艤舶。重建壯觀扃秀諸亭,時推能吏。


? ? ? ? ? ? ? ? ? ? ? ? ? ? ? ? ? ? ? ?四、康熙進士、汲縣知縣左有言

?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鄱陽縣志》九卷選舉第32頁載:左有言,字次立,永平關人。康熙十七年戊午科(舉人)。

? ? 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八進士第14頁載: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李蟠榜(進士)左有言,字次立,永平關人,官河南汲縣知縣,有傳。第26頁載: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舉人)左有言,丁丑進士。

? ? 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十宦績第14頁載:左有言,字次立,永平關人,康熙丁丑進士,任河南汲縣知縣,明敏果斷,尤精衡鑒,縣試所首拔如景考祥竇容恂后皆成名進士。乙酉圣祖西巡駐蹕衛輝,召見命題,賦詩溫綸獎賞記名擢用。旋以疾卒于官,士民為建左候祠。

? ? 乾隆十四年《鄱陽縣志》卷十三宦績第22頁載:左有言,字次立,永平關人,康熙丁丑進士授河南汲縣知縣,明敏果斷,凡遇疑獄多所平反。尤精于衡鑒,縣試所首拔如景考祥竇容恂諸人后皆成名進士。乙酉圣祖皇帝西巡駐蹕衛輝,召見行宮命題,賦詩稱旨溫綸獎賞記名擢用。旋以疾卒于官,士民為建左候祠于治西。

? ? ?乾隆十四年《鄱陽縣志》卷十九、七律第19頁載:

? ? ? ? ? ? 賦得佳氣滿山川應制》

? ? ? ? ? ? ? 左有言 邑人

? ? ?望里風光迥不群,郁蔥佳氣自氤氳。

? ? ?香凝珠樹浮堯彩,色映瓊枝動舜薰。

? ? 萬壑睛霞依曉日,千峰瑞靄帶斜曛。

? ? 驚看最是宸游處,草木欣欣遍五云。

? ? 乾隆二十年《汲縣志》卷之七爵秩第15頁載:知縣左有言,有傳。第28載:左有言,字訥菴,江西鄱陽縣進士,康熙四十一年任汲縣知縣。聽斷敏決、度量寬宏,尤善體察下情、窮民疾苦、悉得上達。待紳士極優禮而不得干以私。在任三年,良善蒙福,奸宄戢心。捐修明倫堂,拔取孤寒士。公明廉恕,內外如一。繼王全臣(前任知縣)后,善政善教又有加焉。以疾卒于官,汲(汲縣現衛輝市)人痛之如喪慈父母。

? ? ? ? ? ? ? ? ? ? ? ? ?五、史料中記載的鄱陽縣永平監、永平關

? ? ?康熙版《鄱陽縣志》記載的左有言、左筠、左筆等人,為鄱陽縣永平關人,說明永平關這個地方是左氏集居地,那么,古時的永平關,現又在鄱陽縣哪個地方呢?

? ?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臧勵龢編,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31年5月初版,1982年11月重印)第223頁(反裝書)載:永平監:宋置。在今江西鄱陽縣東四里。《鄱陽縣志》(載)“今為永平關,在縣東門外,南鄱江,北東湖,居民繁盛。”

? ? ?同治十年(1871年)《鄱陽縣志》卷之一“隅都市鎮附”篇第9頁記載:永平關,八圖,在城東門外,南有鄱江,北有東湖相連,水落則為蘆洲。隋大業間,郡守梁文謙、巡官劉宗宏相與培土成市,貿易至今。第19頁又載:永平市,在永平關,商賈湊聚,百貨所集。

? ? ?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三“公署”篇第14頁記載:永平監,在郡城(注:指饒州城,也是鄱城縣城。歷史上的饒州治與鄱陽縣治同處一城)東關外,唐元和置。《唐書地理志》云,豫章鄱陽有銅坑,故有永平監錢官。《通考》云:宋時天下鑄銅錢,凡有四監,饒州曰永平監……

? ? ?同治十年《鄱陽縣志》卷之四“津梁”篇第8頁記載:永平橋,在永平關外,即吊橋木架。

? ?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饒州府志》卷之十二“秩祀篇”第10頁記載:郭西廟,在永平關古監前,祀梁昭明太子。宋,池州廟祀之,能弭火 災,邑人往池州迎神奉祀。注:網搜郭西廟,現為鄱陽縣城東的解放街223號,大門正對著郭西廟巷。

? ? ? ? ? ? ? ? ? ? ? ? ? ? ? ? ? ? ?六、實地考證永平關(永平監)遺址

? ? ? ?2017年2月7日,農歷正月十一,上午7時30分,我驅車從鄱陽賓館前往“鄱陽縣解放街223號”郭西廟。從解放街西口,進入這條老街向東行駛,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這條狹窄老街的滄桑與破舊。臨近目的地,才發現老街之南,有一條平行的“陽光大道”(沿河路),于是拐到了這條新修的瀝青柏油馬路上,向東繼續行駛幾十米,就看了路北的一個小巷上方掛著大招牌:郭西廟,這個小巷子就是“郭西廟巷”。

? ? ? 這一帶便是《鄱陽縣志》《饒州府志》《地名大辭典》記載的“永平監、永平關、永平市、永平橋”所在地。

? ? ?郭西廟巷是南北走向,只有十幾米長,南口在沿河路上、北口為解放街。從南口進入,出北口便是狹窄的老街(解放街),跨街就是郭西廟。

? ? ?進入郭西廟大殿,我跪拜殿中供俸的眾神并捐錢200元,以慰藉左氏先祖的在天之靈,祝福子孫后代興旺發達!

? ? ?郭西廟廟管會主任戈金枝女士,此時正在大殿做清潔工作,得知我來尋找郭西廟附近的永平關左氏,熱情而又詳細地給我介紹郭西廟、永平監(關)的歷史,她先帶我在郭西廟前前后后參觀了一遍,然后又領我來到郭西廟東北方向約100多米處,指著幾個古石礅說,這就是古永平監大門位置和遺石,古監的大門朝東,門前及北邊是東湖。在這一帶,建房或市政施工時,經常能挖出古錢幣。

? ? ?戈金枝女士告訴我,永平監(永平關)附近沒有左姓民居。

? ? ?身處郭西廟、永平監一帶,我心潮起伏感想萬千,郭西廟歷經戰火和“政治運動”幸存下來,古廟曾與“永平監(永平關)”及“永平關左氏莊”相依相伴,見證了“永平監”“永平關市”的繁華與零落過程,幸存的郭西廟仿佛在向人們無聲地述說永平監的輝煌歷史。??

? ? 往事如煙,曾經枝繁葉茂的永平關左氏,其后裔們現遷居到了何方?

? ? ?離開時,戈女士對我說,有機會多宣傳郭西廟和永平監,以引起更多的人們關注鄱陽縣的文物古跡、關心歷史文化的建設。戈金枝女士高尚純潔的思想值得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們學習,在此祝福她萬事如意。

? ? ? ? ? ? ? ? ? ? ? ? ? ? ? ? ? ? ?七、永平關一帶的左氏族人

1.永平關的“大冶左氏”

? ? ? 早晨不到八點,在進入郭西廟前,我在郭西廟巷南口,詢問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此處是否有左氏人家? 這位先生停住腳步熱情的告訴我,這里原有幾家左姓族人,其先輩從湖北黃石撐船販鹽來此定居,但現在這支左氏都遷居到50公里外的樂平市。這位路人名叫蔣海龍,他將遷居樂平的左海平先生的電話告訴了我。

? ? ? 不久后,經與在樂平市國土局工作的左海平先生聯系后得知:上世紀20年代,其太爺爺左明才(時年40歲左右)從湖北黃石撐船販鹽,帶領二子一女來到鄱陽縣城東門(即永平門)外的郭西廟、永平關一帶定居。二子名為左德貴(左海平祖父)、左德勝,一女名失考。左德貴,約生于1910年,育有一子名左逢源(1930年生),左逢源娶蔣氏,育有三女三子,三子名為:左金生(1954年生)、蔣海龍(隨母姓,1961年生,即我遇到的路人)、左海平(1971年生)。

? ? 左逢源老人于農歷二○一六年元月十八日仙逝,享年86歲。

? ? ?我查閱了相關史料,又咨詢大冶族人左鋒先生,上世紀20年代,只有“黃石港鎮”地名,并無“黃石”區、地、市、縣等大的行政建制,且“黃石港鎮”歷史上一直屬大冶縣所轄。我認為,左海平先生所述的“本支左氏來至湖北黃石”,可能是來自當時的大冶縣黃石港,那么左海平先生的這支,與大冶左氏同源同根毋庸置疑——大冶左氏始祖秀五公,于元朝(約1314年)從江西省高安縣遷大冶。


2.永平關的“土著左氏”

? ? ?從郭西廟出來后,在郭西廟大門西側(解放街上),向兩位老太太打聽此處有無左氏人家,兩位老人不約而同地指著西邊說道:前面就有一戶左家。我很是高興,沿解放街西行200多米,便找到位于街南的左姓民居。這是一座占地約200平米的兩層小樓,正門朝沿河路,后門在解放街。只有一位老婆婆在家,我說明來意后,她很熱情的端茶讓座,并向我介紹了自己家的情況:老婆婆名叫李真如(又名李細妹、1944生),丈夫名左喜保,生于1935年7月22日,于2015年9月12日去逝。夫妻倆育有二女一子,長女左大青生于1960年,兒子左衛民生于1964年(平時在深圳打工),小女左小青生于1965年。

? ? ?李真如老人又介紹道:他們這一家左氏,原居住在附近的張王廟,聽長輩們講,他們一家(支)祖祖輩輩生活于此(張王廟),已歷數十代。李真如老人曾見過本支左氏老譜,但譜書毀于“文革”。

? ? ?網搜張王廟:位于(鄱陽縣)縣城永平關外街市東之秦家山高地,主祀唐代忠烈張巡。張王廟又名靖忠王廟,坐落在城東鄱江北岸。廟北背秦家山,南臨鄱江碼頭。從江邊至張王廟南門共九九八十一級臺階。

? ? ?經打聽,張王廟就在郭西廟(永平關)東邊約300米處,張王廟故址是現在的激揚小學。新建的張王廟則位于解放街(東)67號。我親臨張王廟的新、舊地址,拍照留存。

? ? ?也就是說:郭西廟、永平關(監)、張王廟這些地方都同處在一公里的范圍內。

? ? ?根據李真如老人的介紹,可以認定為,左喜保李真如一家人為永平關“土著左氏”。

3.永平關的“左家巷”(湖南左氏)

? ? ? 在郭西廟南口的沿河路上(郭西廟巷北口的解放街也可向東),向東走100多米,無意間發現了“左家巷”。左家巷的地名牌釘在破舊低矮的屋背磚墻上,如是我不是姓左,很難發現這條不起眼的小巷。

? ? ?小心謹慎的沿左家巷南口(沿河路上)進入,見小巷中均是兩層小樓建筑格局。北行20多米,看到一戶民居大門開著,我便大聲詢問是否有人,出來一位老先生,十分友好。我好奇的問道:左家巷有左姓人居嗎? 老先生說:我就姓左。這時從隔壁(南)住戶又出來一位老先生。

? ? 經交流得知,兩位老先生是親兄弟,弟弟左書林(第一位出現的人)生于1949年6月,哥哥左有林生于1941年。兄弟倆告訴我:據祖輩口傳,本支左氏是爺爺的爺爺從湖南某地(未知)始遷于此,左家巷現有四家左氏人居,這四家左氏現共有后裔近50人(分居各處)。弟弟左書林的堂屋掛有本支左氏大合影。本支無家譜。

?兄弟兩家人執意要留我吃飯,我說現在才9點多鐘,我們又是自家人,無須客氣。他們真誠而熱心的態度,讓我感受到了家族親情。


? ? ? ? ? ? ? ? ? ? ? ? ? ? ? 八、小結

? ? 以上說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鄱陽縣志》記載的永平關左氏先人,就是生活在鄱陽縣東門外四里——郭西廟、永平關(監)、張王廟一帶。因永平關的悠久歷史和聲名,故習慣而自然的將這一帶方圓數里的民居(村、圖、莊),統一以“永平關”為名。

? ? 因無左氏家譜可考證,現不能確定永平關左氏,與左鄩的關系。

? ? ? ? ? ? ? ? ? ? ? ? ? ? 九、鄱陽縣的廟前左氏

? 1? ? 985年3月版《江西省波陽縣地名志》第374頁“桐山公社篇”記載(鄱陽縣1957年5月至2003年12月17日改名波陽縣)——紅旗大隊廟前,在送儀北偏東3.7公里湖水庫北岸。53戶,286人。明末,胡姓由婺源清華街遷此,建村于鐵頭峰廟宇前面,稱廟前胡家。清初又有左姓遷此同居,改稱廟前。

? ? 2016年9月18日下午,我曾與金溪縣大左村的左振華先生一同到廟前左家尋訪。2017年2月7日(農歷正月十一)我再次來到廟前拜訪左氏族人。

? ? ?廟前,現為鄱陽縣樂豐鎮紅英行政村下的自然村,以胡、陳、左三姓為主。據廟前左氏族人左新林(1958年生人,現為紅英村支書)、左龍勇(1953年生,村小教師)介紹:據老輩們口傳,鄱陽縣左氏有兩支,一支是從江西余江縣(或余干縣)始遷,一支是從安徽桐城始遷。《廟前左氏家譜》在文革中被焚,故現在不能確定本支是余江(或余干)支系還是安徽桐城支系。

? ? ? 廟前左氏祖傳的班輩詩:文章訓仕禮,德義永興隆,華光兆世盛,瑞燦耀乾坤。“仕”字輩的先祖,于清朝中期(約嘉慶年間)從鄱陽縣城小龍橋附近的左家巷、王家井,遷徙廟前村,已歷九代人,不到200年。即“仕”字系廟前村左氏第一代,現后裔已到“光”字輩,為廟前村左氏第九代。廟前村,現在左姓14戶60人。

? ? 《江西省波陽縣地名志》第23頁“縣城鄱陽鎮篇”記載:小龍橋巷,在鎮中心的中、下士湖之間。南起沿河路,北至廣場東路。長356米,寬3.2米,碎石路面。以橋得名。

? ? ? ? ? ? ? ? ? ? ? ? ? ? ? ? ? 十、有關“鄱陽縣的左氏源流”的記載

? ? ?關于“鄱陽縣的左氏源流”,除了《逢橋左氏七修族譜》中所載的“左鄩徙鄱陽”,還有以下與鄱陽縣左氏有關的源流記載:

? ? ?1.《嘉靖年逢橋左氏七修族譜》“丹陽珥陵源流”文載:丹陽縣左恢之子左永芳,仕(南北朝時的)劉宋(420-479年),為鄱陽令。

? ? ?2.乾隆、光緒《丹陽縣志》載:左永芳,唐儀鳳間(676-679年)任番陽令,居官有美政。(注:關于左永芳任職時間,縣志與左氏譜載,有沖突)

? ? ?3.金溪縣左坊鎮大左村左振華先生提供信息,據金溪縣“西溪左氏譜”載:明德公第八世左用敏其后有字光大、號經亭者(為用敏公七世孫),約于宋寧宗嘉泰年間宦游余江,居霞塘。

? ? ? ?據“余江縣霞塘左氏譜”載:經(亭)公傳六代,至繡一公,遷余干縣青林,繡二公遷余干縣毛坊。(注:余干縣屬于饒州府,也位于鄱陽湖區)

? ? ? 余干縣江埠鄉毛坊左家“乾隆七年左氏譜”載徐衡先生譜序:……余干左氏發源于吉之廬陵,思公27世孫德榮公,始遷毛溪之西而家焉……余干縣左氏九世竹墩先生諱左翼者舉鄉薦(注:同治版《余干縣志》卷九舉人第17頁載,左翼,30都人,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中舉)……。九世以后,有名仲珍公(約永樂年間或以后)徙居饒州津渡(注:歷史上的饒州府治與鄱陽縣治同處鄱陽縣城)。

? ? ? 另據“金溪大左村左氏譜”和“金溪下肖左氏譜”載:用敏公(譜載生于1024年)下的第三代,派行為“廿(nian)九”(約生于1068年)的先祖(約30歲即1098年)遷居鄱陽。而“余江縣霞塘左氏譜”則載“廿九”居鄱陽東門外(注:即永平關一帶)。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鄱陽縣永平關“左有言”及宋朝左守道、左昌詩等左氏支派的源流考

? ? ? 據余干縣左氏修于二○○○年的譜載內容可知,余干縣左氏于康熙五十年曾修族譜,譜載:(鄱陽縣)左公有言,字次立,號訥庵,康熙甲子鄉科、丁丑進士,癸未年任河南衛輝府汲縣知縣,接駕時應制詩。

? ? ?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六日,圣駕西幸回鑾經臨衛郡,臣有言于入境之時恭隨迎接即荷,天語垂問臣有言職任履歷籍貫,午間又蒙召至行宮前,命題賦詩,臣有言以簿書小吏鉛槧久疏勉為應制第巴里蕪嗣謬承御覽敬登梨棗用志盛遇云:《賦得佳氣滿山川應制》——望里風光迥不群,郁蔥佳氣自氤氳。香凝珠樹浮堯彩,色映瓊枝動舜薰。萬壑睛霞依曉日,千峰瑞靄帶斜曛。驚看最是宸游處,草木欣欣遍五云。——河南衛輝府汲縣臣左有言恭紀

? ? ?《余干縣左氏族譜》后頁接著載:鄱邑丁丑進士左有言訪祖題(余干)左氏四景詩(虹橋煙柳、槎溪夜月、華林晚翠、澆湖浮印)。

? ? ? ?綜上所述可暫認定,左有言這一支居鄱陽縣東門外永平關的左氏源流為:丹陽左思后裔——廬陵左氏——余干縣左氏(始祖左德榮)——(余干縣左仲珍于永樂年間遷居)鄱陽縣。

? ? ?還有幾點需說明:

? ? 1.?用敏公(金溪譜載生于1024年)下的第三代,派行為“廿九”(約生于1068年)的先祖(約30歲即1098年)遷居鄱陽東門外永平關一帶,故此,不排除左有言這一支為“廿九”公后裔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永平關左氏有好幾支的可能性。

? ? ?2.見前文所載以及各地左氏譜載、相關史料推理,鄱陽縣左守道、左昌詩這兩位生活在宋朝的左氏先祖,應為吉安(廬陵)左氏后裔;或為金溪用敏公下的第三代,派行為“廿九”的先祖之后裔;但不可能是生活在永樂年間的余干縣左仲珍(遷鄱陽永平關)后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湖北省潛江市南門外左家臺?左代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于北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七年四月二十日上午 補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182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8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29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76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10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6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60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3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8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31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3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5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54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5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6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73評論 3 39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05評論 2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