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永澄老師關于《走出八大誤區,輕松提升自律》的分享,弄明白了一個概念:原來,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以前有朋友說我,“你自律性挺強的啊,上課都能認真聽講、記筆記,我就老走神、聽不進去;你都能做到早起、跑步,我也想這樣,可還是忍不住睡覺;你說完成今天的任務再去休息就不會拖到明天,我可不行”等等。聽人家那么夸自己,謙虛歸謙虛,但心里也竊喜:是啊,我自律性挺強的,靠著自律獲得優異成績、規律的作息、健康的身體和高效的做事。
但是,聽了今天的分享,加上回想《自控力》部分內容,我之前的“自律”不過是自控力或者說意志力強了些,并不是真的自律,自律的重要性遠大于自控和毅力,雖然通過自律收獲很多,但不明白,自律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再細想,我以前的意識和行為,或多或少也陷入了自律的誤區,比如:
自律還不簡單,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多么像曾經堅持早起的我,在他人看來我是一個自律的人,而自己也認為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每天都做,不能長期堅持的都不叫自律--比如間歇性地去徒步,從沒認為是自律行為,只是作為興趣
自律就是自控力,看誰能控制自己,只有控制自己才算自律--就像朋友說的,自律一點,管住嘴、邁開腿,否則胖子是沒有未來的。然而沒有控制自己的胖子照樣可以過的很好。
我做不到自律,所以我不適一個自律的人--親愛的朋友,如果早一點聽到永澄老師的分享,估計就不會這樣想了。
自律強的人各個方面都好,如果做不好就不是一個自律的人--典型的以偏概全,怎可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呢?
走進誤區好比走進雷區,遭遇“砰砰砰”地連續炸轟,慶幸我沒有中槍“自律好枯燥無聊”,也沒有因為自認為的自律而變得沒有朋友,相反,那讓我的游樂能量場吸引了許多同頻率的伙伴,然后也多少帶著她們陷入了前面說的誤區。
自律看似簡單,做起來難,現在這么一分析還挺復雜的,那我為什么還要自律?自律到底是什么呢?對我來說有什么作用和意義?起初,自律對我來說就是管住自己,靠自控和意志力去行動和收獲,但是在遇到問題時,就容易發生能量內耗、陷入糾結和痛苦的狀態,然后自認為的自律就會受到威脅--能量、精力不夠或者干脆堅持不下去。其實,遇到問題會痛苦,來源于人類趨利避害的動機,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成為一個個觸發器,非理性的自己第一反應就是逃避,當問題出現,它背后隱約帶著痛苦。動機第一反應是避開,于是誘發一個行為,比如假裝問題不存在,或者拖延、忽略、情緒波動等,以此來保護小我不受傷害,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區,這樣情況下,觸發器就會被強化,于是反復在問題中掙扎卻也逃脫、解決不了。用人類行為本質模型(TMBRT)可以直接從本質上找尋痛苦的根本原因。
為什么說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到底要用來解決什么問題?自律、痛苦、問題和成長之間是什么關系?首先要有一個信念--問題是成長的契機,遇到問題就感覺痛苦是因為感性的小我在作用,而自律是一種有意識的,尊重現實的、承擔成長責任的,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從本質上看,自律是一種能力。如果沒有自律的話,問題會帶來痛苦,沒有自律就沒有意識,就不能覺察問題是成長的契機。尊重當下的現實,遇到問題承擔起成長的責任,承認問題是自己的問題,成長自然也就奔向自己。但凡逃避問題、忽略現實的,小我會開心,但理性我就被埋沒、不開心。我是期待不斷成長的伙伴,用自律去解決問題,不但能讓自己有收獲,而且還不至于總淪陷在問題中糾結。
回到“真自由”訓練營,我想也是應了《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句話:自律才是真自由。永澄老師講過問題管理,而問題管理方法論的第一步就是自律--只要有問題,就思考是否推遲了滿足感?直面現實了嗎?承擔責任了嗎?承諾改變了嗎?采取行動了嗎?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就已經是在解決問題了。
而這個過程也就是永澄老師分享的“做好自律五步走”FACT 模型:
推遲滿足感--先推遲小我的滿足感
直面現實--face to the reality 直接面對自己當下的現實,即便自己很不喜歡、不愿意、不舒服的情況都不要逃避
承擔責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 承認自己的問題和責任,告訴自己:是的,無論如何,這是我的責任
承諾改變--commit to make changes 做出承諾要去改變現狀,困難也要做出嘗試
采取行動--take actions 行動起來,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寫到這里,想到15年初和先生計劃買房子的事情,當時因為手頭并不寬裕,買房的決心也不是很強烈,在去看了看市場之后,我們決定省吃儉用、咬咬牙買房,我們要做的不過是要推遲去游玩、購物等資金開銷帶來的小我滿足感,認識到我們當下會經歷一段稍微困難的時光,但是買房是我們的事情、我們的決定,我們應該承擔起責任,那我們也得吃得起苦,邁開那一步去湊錢、去處理各種事宜。最后,我們在不依靠家庭力量,自己搞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也輕松地長舒一口氣?現在想,這也是一種自律帶來的真自由吧!
最后,再回到永澄老師在分享前提到的目的和目標:
1,通過一個案例找出一些誤區,說明自律是什么
--自律是一種有意識的,尊重現實的、承擔成長責任的,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從本質上看,自律是一種能力。
2,澄清自律對于期待成長的伙伴來說為啥這么重要
--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問題會帶來痛苦,但解決的問題是成長的契機
3,自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如果沒有自律的話,問題會帶來痛苦,沒有自律就沒有意識,就不能覺察問題是成長的契機。尊重當下的現實,遇到問題承擔起成長的責任,承認問題是自己的問題,成長自然也就奔向自己。做好自律五步走即為具體方法。
4,給出提升自律力的工具--短期自律提升表,此表形成新的循環放在自己的內心,糾結問題就會浪費能量,使用此表可以幫助解決問題、防止內耗(幸福的標準是不內耗)。
寫到結尾,覺得思路清晰很多,對內容也有理解,改變了原來對自律的認識,進階使用自律五步法和短期自律提升表。
感恩!
注:
文中提到人類行為本質模型(TMBRT-甜面包熱湯模型),是5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分別是:
Trigger 觸發器
Motication 動機
Behavior 行為
Reward 獎勵
Trigger's Sensiticity 觸發器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