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能力,媽媽需要幫助寶寶發展下面三項能力:
1、發展感官能力
主要包括觸覺、rong聽覺、視覺、內耳前庭等感官對入睡時、睡眠中的聲音、光線、味道、溫度、濕度、空間等信息的處理能力。
每個寶寶的感官能力發展是個性化的,與眾不同的,從而導致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一些寶寶因處理不了這些刺激而難以入睡或頻繁醒來,而一些寶寶則完全不受干擾。
發展感官能力的技巧:
聽覺方面:0-3個月寶寶要有固定的戶外活動,接受外界的聲音刺激;家里不要太安靜;增加白噪音。
視覺方面:光線要適合
觸覺方面:多做撫觸,用柔軟舒適的被子,衣著舒適要包住關節位置。
平衡感方面:也很重要。多做運動,比如俯趴、抱著跳舞,但要注意安全。
并要注意室內客氣流通、溫濕度適合。
有關身體重心和身體平衡對睡眠的重要影響,是王榮輝根據神經生理學、嬰幼兒睡眠、以及大量實踐案例總結出來的,其對于從根本上改善入睡難、易醒、早醒等常見睡眠問題效果十分顯著。
2、發展身體控制能力(身體放松能力)
新生兒愛哭打挺身體緊張僵直等,需要抱睡、仰睡易醒、半夜趴過去就抬頭不睡了、翻個身就醒來了等,都和身體控制能力有關。需要幫寶寶提升身體控制能力,幫助寶寶放松身體。
我家二寶最近就存在其中的某些問題,所以需要按照老師教給的方法試試。
0-3個月,睡前做撫觸按摩、沐浴及被動操等放松身體。
4-12個月,多做運動如俯趴、翻身、爬行等,適應睡時姿勢調整。
12月以上,多做戶外運動,尤其是大v運動要1.5-3小時,消耗夠了,身體的睡眠需求會增大。
這一觀點也是王榮輝老師綜合了睡眠專家、腦神經專家、原始反射專家等的觀點歸納提煉的。
3、發展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情緒放松)
嬰兒自我安撫能力是其自行入睡的重要基礎。特別提醒父母不要過度哄睡、過度接覺,以免阻礙嬰兒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
嬰兒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分為0-3個月、4-8個月、9-12個月三個階段,在這3個階段中寶寶將從主要依靠看護人安撫哄睡到學習自我安撫,最后到完全自我安撫入睡。
也就是說1歲的寶寶基本都可以自行入睡了。
幫助寶寶發展自我安撫能力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觸覺安撫法比如哄睡、輕拍、摟抱及安撫奶嘴等;二是聽覺安撫法,如新生兒可用增加白噪音、搖籃曲、輕生說話等,大寶寶可以聽睡眠音樂及兒歌等。
寶寶的自我安撫方式可豐富了!有的聽著睡前音樂就能睡著;有的吃著自己的手指也能睡著;有的抱著媽媽的手臂或是趴在媽媽柔軟的肚皮上能睡著;有的寶寶會自己哼著歌哄睡自己;還有的抱著自己喜歡的安撫巾或玩具就能睡著;還有的只要媽媽給寶寶做撫觸,一兩分鐘就能把寶寶哄睡了。
我的問題解決:對于大寶來說,疑惑也基本解除。比如周六日在家中午不睡覺問題,四歲以后的孩子自然生理狀態是不需要午睡的,沒有睡眠需求,可以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解決晚上早睡覺問題,盡量多做大運動,作息規律,聽故事入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