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治療的心得體會
2017-09-0457人閱讀
?
黎崇裕
住院醫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作者/高格非
1 四逆溫膽陷胸湯:即四逆散 溫膽湯 小陷胸湯的合方。
這是我臨床運用最多的一張方子,為什么把這三個方子組在一起呢?我們知道,治療胃病一定要治肝。我們看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在胃脘門里面,49個胃病醫案,有45個是治肝的,因此我認為,治療胃病一定要“治肝”,所以我用四逆散。
另外,合用了清膽熱 化痰飲的溫膽湯 小陷胸湯,為什么要這么用?這個是受我老師的影響,他經常這么用。
林佩琴在《類證治裁》痰飲門里面講的非常精彩,說“怪病多痰”,什么毛病都有可能由痰引起的。我認為痰飲、痰熱是造成胃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方運用指征:脈弦有力;口干 口苦 燒心 舌質紅;舌苔黃厚膩 打飽嗝 反酸 胃痛;大便溏而不爽 便秘。
這張方子我臨床用的非常非常多。
如果病人膽熱不明顯,可以把小陷胸湯去掉。
一般我們認為”燒心“是有“熱”,其實不一定,胃腑有痰,也會燒心,不一定都是有“熱“,這一點要注意。
用本方,如果覺得力量不夠,可以再加點香附 蘇梗,很管用的。
胃病病人,因為胃氣不降,所以常有便秘;因為有痰濕有熱,所以常有大便不爽,本方可以一并解決。
2 苓桂術甘湯:用于水飲型胃病。水飲,有寒飲,有熱飲。
這樣的病人常說,我這個肚子總是脹鼓鼓的,喝一點點水,就聽到胃里面咕嚕咕嚕響,總覺得胃冷 胃脹,大便總是稀的,一天要拉好多次。舌是淡的,舌面水滑水滑的。
我以前治這個毛病不會治,給他用附子理中丸,用理中湯,一點用都沒有!后來轉變思路,認為這是有水飲的表現,符合“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的表現,用苓桂術甘湯合上二陳湯,病人講吃的很舒服。這種情況屬于單純的水飲。
胃病,我的體會,寒熱夾雜的多;偏實證的多,偏虛證的少。
3 柴胡桂枝干姜湯:抓手--舌質一定要紅;舌苔浮嫩黃膩,絕對不是焦燥的舌苔。
同時,伴有情志不暢,兩脅疼痛;口干 口苦;胃脘隱痛;大便稀溏。
但是,有的病人一吃這個方子就拉肚子,拉的很厲害,很不舒服。我開始不理解,請教了很多人,有位同道跟我講,他說這個方子你可以再加一味附子。另外,運用好本方的關鍵是要調整好寒 熱藥物的比例。
我發現劉渡舟老先生和胡希恕老先生,兩個人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劉渡舟先生認為,柴胡桂枝干姜湯證,它的大便一定是爛的,是溏的,他認為病機是膽熱 脾寒。但是胡希恕先生的觀點完全相反,他認為本方證大便應該是硬的!
我用這個方子的時候,常會合上“枳術丸”,這樣這個方子的結構就更加完整了。我贊同劉渡舟先生的觀點,認為,柴胡桂枝干姜湯的病機是膽熱 脾寒。但是膽熱 脾寒的輕重要分清楚,它是偏于膽熱,還是偏于脾寒。方子里寒 熱藥物的比例是可以調整的,本方既可以用于偏于脾寒的大便稀;也可以用于偏于膽熱的大便硬。關鍵是要調節好“黃芩、天花粉”與“桂枝、干姜”的比例。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的脈象特征:左脈很弦,右脈偏沉。
4 胃病,總的來說,純虛證不多,虛實夾雜的多。但也有典型的太陰里虛證,我用歸耆建中湯。
這種病人,舌質是淡的,舌苔不厚,神疲乏力,脈細弱無力。可以伴有大便偏干,口氣稍重。就用歸耆建中湯,溫中補虛,養津血,用一段時間,會慢慢好起來的。
5 香砂六君子湯:現在人水果 寒涼冷飲吃的多,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虛 痰濕 氣滯”型胃病的發生。萬友生老先生很喜歡用這個方子,他在臨床挑來挑去,挑中了這個香砂六君子湯。
他很喜歡這個香砂六君子湯,說這個方子好用!
他會加上“五消飲”,即焦三仙加炒谷芽 炒雞內金。
很多胃病的人,有反酸,有打嗝,有燒心等等不適,老先生就用這張方子。
所以不要以為“反酸 胃脘灼熱”一定就是有“熱”,這是不對的!
凡是表現為“脾氣虛,胃脘有痰濕 有氣滯”的,這個方子用下去,有效!
6 附桂理中丸:從它的用藥你就能夠看到,病人不僅僅是脾陽不足了,而且已經有腎陽損傷的情況了,所以胃會很怕冷,胃會冷痛,大便會稀,全身也怕冷,耐熱不耐寒。
單純用附桂理中湯治胃病的機會不是特別多。臨床單純的實證和單純的虛證,都很少見,但是有時候也會遇見,我治療過一個胃潰瘍八年的病人,胃痛 胃出血,舌質淡 舌苔不厚,脈沉細,我用本方,他說三包藥下去人就很舒服,七包藥下去一點都不痛了,吃了一個多月,后來隔了一年之后再找我,他說一年都沒再痛過。
7 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這張方,我覺得它是不完整的。我們講治胃病要疏通,要理氣,本方理氣和胃的力量不夠,我用這個方子的時候,會加桔梗 木香 炒枳殼。
四逆溫膽陷胸湯證病機是痰熱氣機壅結,舌苔特點是黃厚膩;半夏瀉心湯證是寒熱夾雜,痰不重,所以它的舌苔是黃白相間的。也就是說,如果看見黃白相間的舌苔,你用半夏瀉心湯加木香 炒枳殼,效果很好。
這兩個方子是有鑒別的。四逆溫膽陷胸湯不能代替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也不能代替四逆溫膽陷胸湯。兩個方子各有特長。
半夏瀉心湯證還要跟柴胡桂枝干姜湯證鑒別。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有胃痛,有腹瀉。舌質紅,舌苔偏一點點黃膩。它是膽熱 脾寒夾有水飲。
半夏瀉心湯證,是寒熱夾雜,有濕有熱,所以半夏瀉心湯證的大便是很不爽的,容易粘馬桶。這一點和四逆溫膽陷胸湯證的大便表現差不多,病人會說拉大便不暢快,大便粘在馬桶沖不掉。
8 大柴胡湯:大柴胡湯治療胃病的機會也很多,黃煌老師用大柴胡湯用的特別多,這是有道理的,有些胃病,他的“熱”重,但是“痰”不重。因為痰 熱難分,脈滑,容易認為就是有痰,其實不是的。有時候出現脈滑,是熱重的表現,這時如果你用四逆溫膽陷胸湯,無效!為什么?因為他痰不重,他熱重,所以要去里熱,用什么?用大柴胡湯讓他拉,把這個里熱給他拉出來,然后,再用別的方子,這個都是可以的。
胃病里面有機會用到本方,不能拋棄它。
“舌苔黃白相間,必用半夏瀉心湯”。
9 逍遙散: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胃病,而且很常用!很多胃病病人,神經質,心情不好,兩脅脹痛;面色萎黃無華,神疲乏力,手腳冰涼。一派肝郁 血虛 脾虛表現,這種情況要用逍遙散;同時,針對病人胃氣不和的癥狀,加上理氣和胃之品,如香附、木香、蘇梗,有時配合加些浙貝制酸。
逍遙散證跟四逆散證是有區別的,逍遙散證偏虛,四逆散證偏實,它有郁熱在里而導致的四肢厥冷。逍遙散證的四肢冷不是因為有郁熱,而是因為有血虛,這個要鑒別開。
10 四合湯:這是焦樹德先生家傳的,它由四個方子組成---丹參飲 百合烏藥散 良附丸 失笑散。組方非常嚴謹,是一張溫中和胃,化瘀止痛的良方。本方以止痛為長,特別對于日久的老胃痛病人,舌質是黯的,舌下靜脈曲張青紫,脈細澀(有時侯病人的脈可能沒有什么異常)。可以用這個方子,很好用。
11 參苓白術散:這個方子很好。很多胃病,吃藥要吃好長時間,痰熱互結的也好,濕熱的也好,寒熱夾雜的也好,都會吃很長時間,吃完之后用什么來善后?就用這張方子。
痰熱互結的,痰去了,熱去了,會出現中焦虛損的情況,會有一些脾氣虛弱的問題,這個時候不能用太燥的藥,不要再去用香砂六君子湯 歸耆建中湯,就用參苓白術散給他善后。
12 一貫煎:病機是肝氣郁+胃陰虛,他的舌頭是紅的,喉嚨是干的,嘴巴是燥的,舌苔很少。
因為治胃病要治肝,很多疏肝的藥偏于溫燥,時間久了之后,會傷陰,這時有機會用到本方。
13 半夏瀉心湯,如果把黃芩去掉加上桂枝就變成了黃連湯,黃連湯治胃病,效果也很好,所以調節寒 熱藥物的比例很重要。
14 關于消導藥的運用:治療胃病一定要善于運用消導藥,因為凡是胃病都或多或少的夾有“食滯”的問題。胃寒夾積食,就像水中的冰一樣;胃熱夾積食,就像爐中的碳一樣;所以,治胃病要懂得用消導藥,無論是在痰濕的情況下,還是在痰熱互結的情況下,只要有積食,就可以用上焦三仙。虛證的胃病也可以加,萬友生老先生,常常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消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