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圖書館舉行的讀劇公益活動,真是令人意猶未盡。
好幾年前我就得知李紹琴老師在做讀劇活動,非常神往。今天終于得見,相見恨晚。
讀劇是古希臘史詩戲劇的經典演出范式。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盛極一時。讀劇是通過朗讀劇本來展現劇情,用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它把戲劇元素壓縮到最簡單,讓觀眾通過朗讀者呈現的人物語言對劇情和情景展開想象。所以朗讀者的語言功力至關重要。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參加演出的既有深大表演系和播音系的兩位教授,也有陜西人藝的專業話劇演員,還有深圳電視臺電臺的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所以他們的語言表現方式會有細微的不同,但相同的是臺上的朗讀者語言都是那么有感染力。今天讀劇的既有現代的婚戀戲劇《剩女郎》片段,又有四百年前法國偉大的新古典主義劇作家拉辛的名作《費德爾》。現代戲劇《剩女郎》輕松、貼近生活,圖書館里常有會意的笑聲。古典戲劇《費德爾》則有大段的內心獨白、緊張的戲劇沖突和詩一樣的語言。
用耳朵聽戲劇和到劇場看話劇帶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感覺讀劇更接近文學,有聲語言表現的文字帶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回味。而話劇更貼近生活,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在這樣一個明媚的周日的午后,能暫時放下工作放下孩子,來到圖書館作一個聆聽者,感受讀劇的魅力,是對親愛的自己最好的善待。
感謝紹琴老師和臺上的常教授、巫教授、王英大姐、恩澤、項飛、小妹不計報酬、真誠無私地付出。感謝小弟幫我看孩子,我才得以心無掛礙地聆聽。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加入讀劇,相信會對我的朗誦水平帶來很大的提升……嗨嗨,扯遠了,說你呢,怎么又開始做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