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我自小在農村長大,家的位置也是得天獨厚的依山傍海。所以打記事起,父輩們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
一年四季吃的,不是地里長出來的,就是海里撈上來的。山居歲月,于我不稀奇。我的理想是住進電視機里看到的那種城市里,過一種干凈體面、朝九晚五的生活(可見電視機對小盆友的影響力有多大)。
這幾年,身邊的朋友們都開始熱衷鄉村游,成長的村子也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農家宴風情體驗村。
我開始反思。反思,我自己的夢想是如何成型的;反思,別人為什么迷戀我從小就不屑一顧的生活——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目的。
我的感受是,不是鄉村生活突然之間變得迷人了,而是城市生活越來越變味了,或者說越來越變的沒有味道了。
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互聯網,每天都不遺余力地曝光黑心商販,曝光防腐劑的亂加亂用。物價飛漲,工資按兵不動,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生活質量越來越讓人難以忍受,所以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開始閃閃發光。
生活在于記錄,記錄就好,哪管什么文采飛不飛揚。我總是能在重讀自己多年前的日記的時候,被自己逗笑,或者搞哭。
這本書可以算是作者濱斌的私人山居日記,我喜歡里面飽含深情而拍攝的一張張照片,透過它們,我仿佛看到了鏡頭后面,作者的一臉憨笑。無需腦補
「每個人的主業都只有一種,就是更自在地生活。」
作者在序言里鄭重地如是說。很明顯,他很享受自己晴耕雨讀的山居生活。而我,也在享受城市里的各種便利。
相比之下,不得不去做農事的人,臉上就不會有舒展的微笑了。就像我的父輩們,總是用無奈的口氣訴說著田間的勞苦,勸我用功讀書,告別這種生活。
這也是本書給我的第二個啟發: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找到自己的天賦使命,然后一頭扎進去做,去品味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那時候,就可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有一從小在城市長大的閨蜜,就對這種山居歲月很是向往,發了書里的幾張照片,和一句打趣的話。捂嘴
合上書,又曬了一些地瓜干——因為這本書有毒,饞鬼一定會流一地哈喇子,我也看饞了。
和太陽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