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是自己過 | 世間沒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世間沒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別急著否認,可隨著Athena的思維方向一起來思考一下。

人與人之間,人們皆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故而,群體的核心基準,就是相互間的關系。

關系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可近可遠,可舍可離。

你進一步我退一步,這是一種處理關系的方式;你進一步我也進一步同樣是一種關系的選擇。同理,徹底的遠離也是一種關系的走向。不論是進是退,亦或是老死不相往來,都是個人的關系選擇,無論出現什么樣的結果,都需個人來承擔。

所以,自己的人生自己過,只因誰也無法替代誰的一生。

人生終要靠自己來過,自行經歷與體驗,大體上會有相似,但終究是不同的。又何來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一些人生選擇上是允許試錯的,但在一些重大選擇及人生選擇上是不允許出錯的。比如,對于人格尊嚴的確立標準,對于道德標準的劃分,以及對于三觀的塑造與培養。這些都是生而為人,基本的德行與修養。

一旦選錯,人生一經走向萬劫而不復,就是無力回天的結果與后果,因果皆需自行承擔。

最近一段時間,除了日常早會課題答疑外。基本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人生于此,選擇于此,那就不動聲色的去將一項一項全都落實到位,問題挨個兒解決。

我想,大抵普通人的人生脈絡,談不上會非常的錯綜復雜,但最終還是取決于解決問題的心態和狀態,心態就決定著人生的質量。

一位合作伙伴兒比較糟心,因為不忍看到某個人吃虧上當。出于好心提醒,結果就上演了一場狗咬呂洞賓的戲碼兒......

解決這樣的事情呢,首先就要有分寸感和邊界感。

若是真有心幫助對方,就要先了解對方的需求所在。點一下即可,不聽就當適可而止。對此,絕口不再談!

對方對此的態度和表現也很明確 :

那就是我不需要 !

我們要知道,一個人一種認知,一個人的認知就決定著她的命運。

盡可能不要去摻和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件,特別是情感/利益糾葛。也不要輕易去改變他人的因果。

因為,很多問題都需要自我消化,自我解決,這是對方自己的事情,也是自身應當具備的個人能力。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一旦有了外因的介入,反而會增加問題復雜的程度,加大解決問題的難度,那根本就不是我們能預判能決定的事情。

不論自身有無這樣的能力,都不該介入他人的因果。

現實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些人是有能力讓事態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正向解決問題。但隨著有些人的介入,只會使得問題朝著背道而馳的方向不斷發展,由于認知不正確,問題分析能力不足,結果自然是會推動反向影響。

使得事態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難解決。

哪怕起因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瞬間就可解決,也會因為某些不實的添油加醋,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隨時保持認知進步,保持對人及事物清醒的認知與判斷,即可避免一些問題的產生。

再說,同樣遇到一些人和事。

智慧的人,點一下就懂,愚笨之人,點十下她可能也不懂,她還未必會領情。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懂。

人活著哪有不吃虧的?

之所以點了不明白、點了看不懂,還要選擇去上當。那純屬是經歷太少,認知還不夠,這是上天給予她歷練的機會。

別替她而感到惋惜,這就是她的人生必修課,有些事情人們就得自行去經歷世事,吃吃虧才能長記性,你說了也無用。

就算你是對的,又如何?

人生最寶貴的,并不是外在的財富與地位,而是人這一生經歷的總和。不聽勸,那就讓現實教會她即可,她爸媽都不著急,你這是又操哪門子的心呢?

哈哈哈,說完她便不糟心了。

近日來,兩廣地區迎來了大批量水果上市的季節,水果必須吃到飽。今日份,感謝小姐姐們親自上山采摘的楊梅,這可是從枝頭到舌尖,大自然最豐美的饋贈。

目前荔枝已上線,接下來就是龍眼開花結果,準備迎接豐盛的時刻。

同時,感謝R先生貼心準備的下午茶,一杯什么都有的奶茶,忙碌之余,美味多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