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練書法已有一段時間了,雖感覺有些提高,但還是不滿意。
之所以說有提高,主要基于兩個方面,一是能辨認出的行書和草書字多了,二是也能跟著比葫蘆畫瓢地模仿幾筆了。
不滿意之處是,總覺得自己的功力不夠,寫出的字有形無神,不堪細看,所以不敢草率地去湊出一幅作品來。
我練字沒人家那么刻苦和專注,也沒去專門買過什么正規(guī)的紙張,都是在外孫用過的舊書上胡亂畫畫,之所以能堅持下來,除了修心養(yǎng)性之外,就是覺得都白白地把這些舊書扔掉太可惜了。
聽一些書法達人介紹,初學(xué)者最好能一個星期拿出一幅作品,這樣便于提高。我打算以后也嘗試一下。
既然是作品,肯定是要費一番心血的,一般都不想把它輕易扔掉;可我偏沒有保存舊書的習(xí)慣,不愿把那么多精神負擔(dān)留在身邊。思來想去,干脆也做一個文集,把自己的臨摹和創(chuàng)作過程記錄下來,這樣,日后在欣賞或總結(jié)的時候,回閱也方便些。
本周書寫的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暁出浄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意思是說,六月里西湖風(fēng)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jié)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