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讀懂一本書》
【章節(jié)】5-8章
【字數(shù)】750
【正文】?
001 閱讀壞習慣:玩手機
讀書時不斷被手機打斷,這個壞習慣從有了智能手機之后就養(yǎng)成了,手機天天刷,書卻不是天天讀,說好的早起讀書、睡前讀書都被手機悄悄毀掉了,以后讀書時遠離手機、屏蔽外來干擾,當務之急。
002 圖書劃線
之前讀專業(yè)書時劃重點,概念定義、總結陳詞、名言警句比較多,其他書籍則是隨心,覺得有道理的、能共鳴的經常會劃線,本書中給到的八大評判標準很受用。
003 解構一本書
之前讀書習慣了從前至后逐字閱讀,最多從目錄看一下圖書框架,本書中教會我們解構一本書:首先看這本書的使命即解決什么問題、其次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再次看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最后就是一句話總結價值升華,如此分析一遍,一本書在心中便可一目了然,做到了把書讀薄讀透的效果,理解會深刻更多。
004 講書不夾帶“私貨”
作為講書人,原旨傳達書的本意,不摻雜個人評判和私人感情,保持中立態(tài)度,這是知識傳播者應該堅守的原則,就像一個繪本閱讀指導師在帶領孩子閱讀一本繪本時,傳達給孩子的不能是個人主觀判斷出來的中心思想,一個講師應該是導游,帶領旅客到達一個景點,至于旅客看到什么體會到什么,這是要看旅客個人心境各自揣度的。
005拓展認知的邊界
一個人很容易陷入自己感興趣擅長的領域,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所以會陷在自己的人生局限,像我在今年之前讀的書基本就是育兒類的,其他的書好像都不感興趣,但年初接觸了收納類的、時間管理類的書后,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有很多好書值得一讀。的確,先學再有興趣,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也同樣,前期經過多方面嘗試,可以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所愛,然后再重點培養(yǎng)一下最好。
006思維導圖?
中學時看過思維導圖的書,但實際用的不多,今年很多次接觸了思維導圖,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讀后復盤,看起來確實是不錯的知識輸出的方法,以后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