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天堂電影院》,我才明白膠片電影原來是這樣放映的。想起小時候,我的小姨和小姨夫談戀愛,他們去看電影總會把我帶上,雖然我已不記得都看了哪些電影,但我知道那是膠片電影。我的一個同事說,他小時候村里經常放電影,提前兩小時就搬著凳子去看,撿到一點膠片,就用手電筒照照,看里面有人沒有,他說,這是童年生活的樂趣。如今的數碼電影,技術上已經遠遠超過膠片,可是現在的孩子們也沒有機會體驗膠片的樂趣了。
《天堂電影院》講述在意大利南部的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喜歡看電影,也喜歡看電影放映員費利多放電影,他和費利多成為忘年之交。有一次好心的費利多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著火了,多多把費利多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費利多雙目失明。多多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費利多成了電影放映師。
多多漸漸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連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這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連娜父親的阻撓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艾連娜去上大學。當多多服兵役結束回到小鎮,卻再也沒有艾連娜的消息。傷心的多多在費利多的鼓勵下,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30年后,費利多去世,此時的多多已經功成名就,從事和電影有關的工作,也許演員、編劇或者導演。他回到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昔。
費利多生前留給多多一盒膠片,電影就是以多多看這一盒膠片電影結尾的,這些膠片是天堂電影院放電影時被剪掉的吻戲。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思考,用這些吻戲作為結尾,有何用意,想表達什么?想了半天,理出一點頭緒。
1.友情說
那個時候,電影院掌控在牧師的手上,電影的放映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剪輯,吻戲的場景在電影中是看不到的。直到后來電影院起火,費利多失明,影院重新開張,聘用多多擔任放映員之后,人們才能看到吻戲。
多多和費利多是師徒,是忘年之交的好朋友,更重要的是,費利多還是多多的人生導師。在多多有了工作想要休學時,費利多勸阻了多多,因為他覺得放電影不是一個終身的事業,他不想讓多多像自己一樣做一個碌碌無為的電影放映員。多多服兵役回來失戀失意時,茫然無措,費利多對多多說:“人人都有所追尋。離開這里,這里被詛咒了,每天呆在這里,會相信事情一成不變,離開這里,過個幾年,一切都會變,你會斷了牽掛,不再追尋,不再擁有。……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離開這里,去羅馬,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我老了,我不想聽你講,我要聽別人來將你。”多多離開了,費利多對多多說,不要回來,其實是鼓勵多多去更廣闊的天地,發展自己的事業而有所作為。多多做到了,他30年都沒有回來,直到費利多去世。
30年,費利多會想念多多嗎?當然會。多多在外打拼,也會想念費利多。可是費利多為了讓多多有所作為,30年都沒有見面,費利多直到臨死前也沒有見到多多。可他們依舊是朋友,他們的友情正如這些吻戲,即便被剪掉了,但始終存在。當多多看到這些吻戲時,他會明白費利多的苦心。
2.愛情說
當多多回到家鄉小鎮,回到家,他的媽媽終于見到他,其實媽媽從給他打電話的過程中已經知道,他身邊的女人一直在換,媽媽也很希望他能夠安定下來。而他之所以一直換女朋友,只因為他忘不了艾連娜。費利多的葬禮結束后,多多回到家,用曾經熱衷的攝影機播放他心底的女人,他的初戀艾連娜。
那么,費利多給多多的這些吻戲膠片,也許就是告訴他,雖然他們沒能在一起,但是他們曾經真誠地對待彼此,就像這些吻戲中的人,熱烈地相愛過,這就夠了,不必擁有,離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
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七年后也找到人生伴侶再婚了,沒有人說他用情不專,因為和林徽因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他們傾盡所有,無愧無憾。娶了,不代表不愛了。
如果一定要說這部電影有什么意義,我想那就是,離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認真對待你所在乎的人,即使不能擁有。無論友情還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