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藍圖課后,發生了一件很有標志性的事。
1.
課后,得益于義軒的張羅,我們幾個廈門寶寶和欣頻老師在山隱茶院小聚。
大家驚異于我參加日本建筑美學之旅后的改變,找到理想伴侶還生了這么人見人愛的寶寶,讓我談一下獲獎感言。
回來之后,先生無奈地笑了,你是不是在你認識的所有團體都分享了我們的故事啊?
我回答,常說秀恩愛,死得快。其實關鍵是發心,我是為了炫耀而說,還是希望和我一樣被木馬程序困住的人,能夠跳出來,還給雙方一片自由的天空。
我和先生2003年就認識了,很快地墜入愛河。到了感情的平淡期,他對我的好,我視而不見,反之以父親般成功人士的模板來鞭策他,要求他,希望他上進點,再上進點,儼然一副勵志大師的樣子。
他還真的從待遇不錯的政府部門下海,而我卻沒有耐心靜靜地等待他成長,便離開了他。
隨后的我,在情路上歷盡波折。
之后的他,也經歷著萬般坎坷。
2015年,我們再次相見,在咖啡館里我們知無不答,坦誠交換各自多年來的信息。慶幸地發現,對方還是那么善良正直,而且對對方的感情有增無減。
繁華落盡,帶著更為干凈的心,我們又在一起了,還有了愛情的結晶。每天都在念想著他的好中度過,他的確是一位體貼的丈夫,懂我,包容我,珍惜我。
2.
這次夢想藍圖課的課前作業有一條是:列出理想伴侶的十個條件,依重要程度排序。
我的答案是:真切愛我,上進,顧家,擔當,身體好,帥。
最后一條的帥,還是我硬想出來的,實在寫不出十條,能有這六條我就很滿足了。
課上,欣頻老師對我們說,理想伴侶的這些條件,都是你們的木馬程序,都要去除!
其實,這些特點,除了“上進”這一項先生沒有“滿分”,其他項都滿分。
我和欣頻老師說,我以為我已經釋然了,可是有一次當我看到先生午休的時候睡到四五點,我還是會不滿意。
老師說,這個“上進”也是你要放下的,否則,以后還是會有問題。
回到家,我和先生說了這件事。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個睡懶覺的細節我征詢過先生,是否可以公開發表,沒想到他非常man地回復我,沒事啊,我做得出,就不怕別人說。——太帥了有沒有!)
那一刻,靈光一現,我更新了對“上進”的理解。以往局限于未來求取功名,如今則指向當下的選擇。在面對煩惱的時候,是逃避,還是面對它,照破它。
在二三線城市,有不少生活地比較安逸的小年輕,平時遇到“無聊”的煩惱時,不是喝酒唱歌,喝茶侃大山,就是斗地主玩麻將。
他們不知道“無聊”是一種煩惱,只知道下班就是要放松享樂。用各種消遣時間的方式,來逃避生命給他們帶來的荒蕪感。
其實,年輕,
正是開發生命巨大價值的黃金時段,
正是思考一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清醒時光。
不管是個人、家庭還是企業等各類社團,都可以進行人生三問: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不同的身份,指向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目標,導向截然不同的結果。
常人,不是生活在目標中,就是生活在欲望里。要么在目標中聚焦,要么在欲望里迷失,不舍晝夜,貪著于現世生活帶來的短暫快樂,為了獲得這些快樂而陷入各種不良情緒中,恐懼,焦慮……
如果我們帶著覺知,就會看清這些情緒的真相,不隨它左右,自然也不會受到它的傷害。情緒,只是虛空中的一抹云彩。而我們的心性,卻是虛空。
如果我們執著一抹云彩,這抹云便是一切,動輒翻云覆雨不得安息;如果我們安住于虛空,一抹云彩又能把我們怎樣呢?云卷云舒,虛空又何曾有過改變?
3.
欣頻老師說到無成本無上限。
要達到這個狀態,就要思維無常,思維《W-兩個世界》中姜哲常說的“變數”,既要找到自己命運的脈絡,又要看到“變數”的存在。
思維一切無自性,打破一切設定,清空自己。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從有限到無限,否則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活在狹隘里,不得自在。
情人節的今天,先生卻要值班一整天,而我特別歡喜,因為今天,他終于放下了訂閱專欄之后萬一沒看完會很浪費的執念,成功訂閱了“得到”5個專欄作為其情人節禮物。
作為交換,我接收了他的三個520紅包。微信也在進步,打破了每個紅包不超過200元的限定。
當我放下了對舊有“上進”的執念,我得到了對“上進”新解的成全。
當我出離對上進的粘著,先生反而上進到讓我驚喜。就是這么神奇!細思極暖!
在情人節當天,為知識買單,為共同成長付費,這么有標志性的事件,給我們的婚姻注入了更加堅實的力量。
感恩欣頻,感恩先生,感恩不設限帶來的無限雀躍。
- END -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