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想喝星巴克?”?
— “沒為什么,就是想喝啊~”
“那你為什么不喝速溶咖啡?”
— “速溶咖啡太low了啦!怎么能跟星巴克比呢!”
? ? ? ?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么一群人,動不動就問為什么,你答不上來為什么了,他們還要引導你換個方向繼續問為什么,就像問題寶寶一樣,為什么說是寶寶呢?因為他們的問題你覺得可能是小孩子才會問的,這群人就是產品從業者。
? ? ? ? 在學習了蘇杰老師的人人2.0,特別是Y模型后,我想起了上面那段之前與同事的對話,可以看出來,簡短的兩個為什么,讓用戶乖乖透露出了他們的內心,星巴克準確抓住了中國顧客想要尊貴感的人性需求,創造出了與眾不同的產品價值體系,這可能就是大家都對星巴克趨之若鶩的真正原因。而這干貨滿滿的一章,我決定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出來,一方面梳理知識點,另一方面方便以后查閱。
? ? ? ? 首先是整個框架的思維導圖:
? ? ? ? 需求分析實際上是個轉化的過程,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用戶目標再轉化為產品功能,Y模型提供了一個必要途徑,以避免產生一些問題,Y模型以及6W2H基本概念如下圖:
一、基本概念
? ? ? ? 1、用戶需求?表面觀點與行為,需要獲取誰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時候;
? ? ? ? 2、用戶目標/產品目標?實際目的或動機,在1到2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清楚為什么這么轉化,而在2到3的過程中則要為用戶目標提供解決方案;
? ? ? ? 3、產品功能,可能會產生很多方案,因此需要選擇最優解,初期的原則是用戶操作簡單,同時還要確定功能的迭代安排,即做多少功能;
? ? ? ? 4、馬斯洛韌性需求?價值觀與自我實現動因,人性的需求需要挖掘,而能夠給用戶解決該需求的功能設計也是多種多樣。
核心知識點:用心聽,但不要照著做
解讀:從Y模型可以看出來,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功能時,分析用戶的目標是必要途徑,不能忽略,而要想真正做出好產品,甚至需要深挖人性需求
原因:① 過濾偽需求,防止被用戶“騙”;② 可以通過多方用戶背后的真實目標解決需求沖突的問題;③ 有機會分析出更多用戶的目標;④ 有機會抓住更為恒定的人性需求,也就是4;⑤ 有機會在成熟市場中找到爆點,比如:微信在游戲上的首個嘗試“微信打飛機”,飛機的贈送與索要滿足了社交需求,而好友排行則滿足了用戶攀比的心理。
二、深入理解
深入
? ? ? ? 深入挖掘人性需求的方法有攀梯術,主要是通過1對1深度訪談,探究用戶對產品功能/特性的態度背后的原因,即將產品屬性(Attribute,A)與用戶價值(Value,V)進行有意義的關聯,從而挖掘出用戶的決策關鍵因素。
關鍵詞:為什么?
? ? ? ? 主要的技巧有:情境喚起、假設缺失、反面攀梯、時間倒流、重定向等
? ? ? ? 當然,我相信還可以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知識中找到更多對深入挖掘人性需求有幫助的方法或技巧,以后可以補充。
淺出
? ? ? ? 深入后就是淺出,將用戶目標設計為一個個功能。
關鍵詞:簡單
技巧: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充分借鑒當前經過市場檢驗的產品可以幫我們更快的設計出功能,特別是跨界的產品,很有可能使你產生啟發。
案例:① 糗事百科充分借力用戶:充分利用UGC,普通用戶提交,活躍用戶審核(達到足夠認可),進入“最新糗事”所有用戶評判,熱度升高的進入“推薦糗事”;② 知乎冷啟動:用戶邀請制,保證高質量用戶;③ 游戲化設計:勛章等級,代表過往成就;積分與經驗,代表當前狀態;排行榜,代表未來方向。
Y模型實操案例
① 福特經典案例:
② 淘寶首頁案例:
③ 健身應用案例:
④ 直播應用案例:
⑤ 阿里內訓案例:
三、不同角度的理解
用戶視角?公司視角
? ? ? ? 1、用戶需求?產品機會
? ? ? ? 2、用戶目標?產品目標:用戶與公司的交叉點,需要把握平衡點
? ? ? ? 3、用戶任務?產品功能
新手思維?專家思維
? ? ? ? 使用新手思維了解需求,再使用專家思維轉化需求,最后使用新手思維驗證功能
普通青年?文藝青年 VS 產品經理
? ? ? ? 普通青年→方法中心,完成任務為第一要務
? ? ? ? 文藝青年→問題中心,會思考為什么,但執行力較差
? ? ? ? 產品經理→先問題后方法,1→2(→4)→3
四、個人理解
? ? ? ? 需求的分析與轉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成功與否,因此需要有堅實的分析轉化過程作為理論依據,除了在功能設計層面有很重要作用外,對內對外我認為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 ? ? ? 一方面可以驗證分析思路的對錯與否,在MVP發布后如果思路不正確,可以盡快調整或者拋棄,以達到最小的資源損耗。
? ? ? ? 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團隊以強心劑,增強團隊凝聚力,對于經過分析與轉化的需求與功能也能讓團隊內其他角色更了解產品經理對于產品的思考,對于功能的思考,可以統一內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