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一切都是新鮮的,藍天白云、綠樹白鴿、小商小販的叫賣、打破國界的笑容……亂花漸欲迷人眼,當一切都已司空見慣,什么樣的景致能滿足全球挑剔的游客呢?
這個地方,一定能滿足每一位游客挑剔的眼光。
這個地方,一定能讓每一位去過的游客贊不絕口。
這個地方,就是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
毫不夸張地說,99%來捷克旅游的中外友人們都會造訪Cesky Krumlov——被中國游客親切地稱為CK小鎮。
CK小鎮位于捷克南波希米亞地區,始建于13世紀。盡五個世紀以來,小鎮幸運地免遭戰火迫害,它的中世紀建筑風格被原封不動保留下來,擁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以及巴洛克式建筑風格的混血基因,并于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沃爾塔瓦河奔流一路南下,在小鎮彎了一個彎,馬蹄形的河灣催生了小鎮從14世紀開始的繁榮。


我們住在小鎮入口處的民宿——第一共和國別墅1st Republic Villa。店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妻Johnny和Judita。
吃多了酒店提供的“大鍋飯”早餐,Johnny做的熱氣騰騰的精致早餐令我大開胃口,吃完后回想一下,好像不知不覺吃了三個雞蛋……
早餐后,晨霧終于散去,小鎮露出真容。
按照女主人Judita的指示,我們逆著人流,順著山路繼續上行,尋找一片“游客罕至”的觀景空地。
捷克山地地貌頗多,沿途多坎坷。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坎坷,讓我們更加認定前途有絕地美景,值得一探究竟。
在湖邊小憩片刻,我們繼續向山頂進發。風兒吹拂樹枝沙沙作響,隨風起舞的樹葉劃過耳畔,眼前的那些金黃、橙紅、檸檬黃,和著翠綠、油綠、橄欖綠一同蕩起波浪,仿佛也知曉了我們此刻的雀躍。
大口喘著氣,我們終于深一腳淺一腳地爬到山頂。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綠,這才發現CK小鎮早就被我們甩在腳下,而藍天卻離我們那么近,仿佛觸手可得。
歐洲的天氣變化很快,時而風,時而雨,陽光更是短暫。我們追隨著陽光,向山下的民宅區走去。
目前在冊的小鎮人口不過14100多,只要離開旅游區,鎮子安靜得可以聽見遠處的狗叫聲。

穿過一片住宅,我們來到社區公園。眼前是大片大片的樹林,視野一下變得開闊。公園安靜極了,也沒有風,每一片樹葉都不吵不鬧,只靜靜地環抱在一起,在這個最喧囂的季節傲然于世地默默綻放。
沒有工業、沒有游客、沒有噪音、沒有污濁……太過安逸的關系,以致讓我們產生了有如桃花源記般的超然之感。
除卻自然之美,小鎮的人文與歷史也是造就它成為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我們徒步下山進入鎮子。
偶遇小鎮免費講解員做tour,我們快步跟上大部隊。
從Cesky Krumlov大教堂,到克魯姆洛夫城堡…雖然濃重的捷克口音讓我聽不太明白,歷史細節仍需后補課,但是也走馬觀花地一覽大概。
沿著城堡線繼續走,我們來到小鎮的至高點,橫跨沃爾塔瓦河最古老的石橋--——納普拉什蒂橋。通過橋上的眾多拱形橋洞,我們得以從不同角度一覽CK小鎮全貌。
石橋到底有多少個橋洞?我們也記不清。總之當我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從橋洞探出小腦袋欣賞完小鎮美景,也走到了城堡花園的入口。
離開花園已經日落,第二天就到了離開的時候。
回想起來,我們在小鎮駐足的時間很短,觀光時間更不過幾小時。即便只匆匆一瞥,還是被小鎮的獨有氣質所深深吸引。
隨著對小鎮了解的越加深入,我們更對它多了幾分留戀。
幾番閑聊得知,我們住處的男主人Johnny是新西蘭皇后鎮人,與女主人Judita在新西蘭相識相知。八年后,兩人又輾轉到加拿大工作生活兩年。直到去年,兩人決定回到Judita的家鄉CK小鎮經營這家民宿,用心經營,努力賺錢,完成長途旅行的計劃。他們打算這個冬天關掉民宿,去阿拉斯加享受冬季,并期待能看看中國的雪——當然,前提是再經營一段民宿攢夠錢。
旅行就是這樣。你去觀察、探索這個世界,與一些人產生交集。當你們認識,甚至熟悉起來,然后你們分開,分別去探索更多的世界。
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偶然,一次又一次循環,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小,我們的夢想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