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生活中,你是那個值得信賴的人嗎?【《曾國藩傳》感悟(12/17)】
正文:
品味歷史滄桑,閱讀促進成長。歡迎來到《讀傳記,省內心 》。今天是4月11日,繼續為大家分享《曾國藩傳》。
本書破解了一個持續奮斗者的升級之道。作者張宏杰研讀大量資料,形成這本簡明的《曾國藩傳》,讓讀者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對曾國藩一生的成長歷程有所了解,并從中汲取養料。
今天,我們共讀第二卷《湘軍崛起》最后一篇,也是全書的第十二章。
《“將權位二字,推讓少許”》
前情提要:南京城久攻不下,承受著各種壓力的曾國荃幾近崩潰。茶飯不思,連續失眠。
01.征戰十載,一朝凱旋
曾國荃做事向來有股不到南墻不回頭的倔強。實在想不出辦法,他就繼續瘋狂地開挖地道,雖然屢屢遭到太平軍破壞,但仍一如既往。終于,苦心人,天不負。圍困南京城兩年多后的一天,湘軍挖了一條通向南京城下的地道。
機不可失。曾國荃命令將地道內數萬斤火藥引爆,城墻瞬間崩塌,湘軍蜂擁而入,南京城陷落。長期的征戰讓曾國荃無時不處于緊張之中,如今攻破南京城,他終于松了口氣。于是第一時間起草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同時另安排人將捷報送給安慶的曾國藩。
午夜時分,剛剛睡下的曾國藩被叫醒,聽聞消息,百感交集。湘軍創建至今,整整十二載,為了平定太平天國,他失去兩個兄弟和數萬名湘籍將士。自己更是幾度自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今朝才換來手上的這張捷報。
02.功過參半,朝廷不滿
曾國藩兄弟滿心以為,立下此等大功,朝廷肯定會大力贊賞。誰曾想,等來的不是表揚,而是嚴厲指責。朝廷提醒曾國荃不要驕傲自滿,字里行間都透著深深的苛責之意。這還不算完,中央又追問天京財富下落。
接連的悶棍,讓原本興奮的曾國荃心情低落到谷底,他很納悶,這到底是怎么了?其實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來自于朝廷的猜忌。太平軍的平定讓曾氏二人的聲望達到了最高點,但也讓他們走到了一個為危險的轉折點。因為曾國藩手握重兵,對清王朝是很大的威脅。再者就是南京攻陷后,湘軍的大搶劫大屠殺讓曾國荃的名聲一落千丈。
03.自剪羽毛,以退為進
朝廷的嚴厲苛責雖然表面上是對曾國荃,實際上也是在敲打他。對此,曾國藩心里早就有了準備。他深知,當一個人的地位和權勢達到頂點時,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時候。越是輝煌的時候,越應該努力保持清醒的頭腦,趨福避禍。
于是,曾國藩決定自建羽毛。他奏請曾國荃辭職返鄉,同時主動裁撤湘軍。一年多后,除湘軍水師保留外,其余各部均被遣散。如此一來,既減輕了朝廷對他的疑慮,也使湘軍后期的諸多弊端得以解決。
曾國藩以這種方式完成了政治上的退卻,緩和了同清政府的矛盾,化險為夷,渡過難關。這一點也足可以看出:曾國藩政治嗅覺之靈敏,審事詳明,處事果斷。
04.做事靠譜,值得信賴
不過,處理好裁軍事宜,曾國藩還面臨著一個危機,即是和另一個湘軍領袖左宗棠間的恩怨情仇。他們二人淵源很深,湖南同鄉,年齡相仿。且曾國藩對左宗棠有著知遇之恩。左宗棠雖自幼聰明,但三次會試皆落榜,與進士無緣。后因曾國藩大力保薦,得以舉人身份上任浙江巡撫。
然而在南京攻陷后,左宗棠卻給了曾國藩一個下馬威。因布防不慎,天王李秀成幼子逃脫。左宗棠以此為由,向朝廷狠狠參了曾國藩一本。因為他一直有著“瑜亮情結”。平生以諸葛自命,將曾國藩視作周瑜,他覺得本應屬于他的位置被曾國藩占據了。
面對惡評,曾國藩不但沒有反駁,還要求家人朋友也不要回擊,反而鼓勵他們盡量與左宗棠搞好關系。他相信自己的拙誠終能白于天下。這一天很快到來,同治五年,左宗棠受命出兵西北,期間遭遇軍餉問題,正當一籌莫展之際,曾國藩不僅不計前嫌,而且不遺余力地幫他渡過難關。
這是曾左二人的最后一次交集,讓左宗棠真切地感動了。他終于承認自己不如曾國藩。后人曾評價:曾國藩做事能決斷有霸氣,但都是憑情理。而左宗棠做事僅憑一股氣,不管事后能否經受住評價。這也是二人的根本區別。
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湘軍崛起篇告一段落。而曾國藩自咸豐年間開始署理兩江總督,直至去世,長達八年。這是他擔任的時間最長、任務最重的職務。因此下一卷主題是總督生涯。欲知后事如何,敬待下回分解。
【個人成長踐行清單】
“讀傳記,省內心”。看了曾國藩的成長故事,我們又該如何踐行呢?
每日一問:日常生活中,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嗎?
是的。凡事只要承諾,一定做到。
踐行清單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世界是一面鏡子。對它好,它就對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