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看一則世界最短的科幻小說:
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這是美國科幻小說家弗朗克里?布朗創作的25字小說。
身量如此之小,是不是不具備小說的要素呢?
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人物:地球上最好后一個人
故事情節:獨自坐;響起敲門聲。
環境:地球上的房間
并且,小說同樣具備吸引人的力量——充滿了謎:
地球上為什么會只剩下一個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
是去往別的星球還是都死了?如果死了,是因為什么而死的?
既然地球上僅剩一個人,那么敲門的又是誰呢?是人類,是外星人,還是其它高智能的動物?
這最后一個人是否去開門?開門后將看到什么?如果是外星人,他們能夠通過語言來溝通彼此的情感嗎?……
最后故事又將會怎樣發展?……
你看,小說要想吸引人,就必須設置好情節。如果情節引力不夠,哪怕主題多么偉大,人物多么牛掰,都很難讓讀者不由自主讀下去。
那么,小說如何設置情節,才能產生吸引讀者的魅力呢?
先上圖:
難看?我知道。剛自學手繪,多多見諒!不過,表達清楚意思應該沒問題。
言歸正傳。A點就是情節展開的起點,B點是終點,C點是隆起點,也是轉折點。帶一撇的A,是啥情況呢?為了使情節更具戲劇性變化,常常還設置“波谷”(帶一撇的B點)
通常,小說的情節要有曲折變化才能吸引人。好比是山脈,平平坦坦,山的雄偉、英姿、變化的美感就無處可覓了。
上圖中,如果A到B是直線,那么距離最短。對小說來說,意味著缺乏有足夠豐富的內容,緊張刺激的情節。
以“情感發展”和“事件發展”為例,具體說說情節的變化如何設置。
1.情感如何設置變化
情感戲,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愛情。自古以來,愛情在小說里占有不可小覷的地位。以張愛玲《傾城之戀》為例:
愛情故事發生在香港。女主角白流蘇原是上海的白家小姐,在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后,身無分文的她備受親戚們的冷嘲熱諷。在她失望之余,從此變得冷漠,看盡世態炎涼。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男主人公范柳原——一個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結識,于是孤注一擲,遠赴香港,追求范柳原的愛與婚姻。他們兩個情場高手在淺水灣飯店斗智斗勇,最終白流蘇服輸了。但在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時,范柳原打消了離開的念頭,回來保護白流蘇。在生死攸關時,兩人于“一剎那”間體會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之間的“一點真心”,最后終于結婚了。但是婚姻并不能改變范柳原之前的生活習慣與作風,白流蘇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
小說一開始,就把女主人公白流蘇置于“失敗婚姻”中,這好比是情感發展的曲線處于“波谷”。令讀者頓生一點兒同情。
接著,讓白流蘇偶遇范柳原。這讓我們感覺愛情出現一線轉機。
可偏偏遇上一個范柳原,生性風流。這是不是一段美好姻緣,究竟能否終成眷屬,打上問號了。
戰爭出現,不但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觀照,更使愛情故事生出幾分懸疑。
一剎那,兩人均感悟到平凡生活中真心的可貴,終于結婚。
到這里,小說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但生活一旦進入常態,范柳原風流公子的天性又露出來了。
這真是一波三折,女主人公的情感經歷就像坐過山車。起起伏伏,折騰不休。
情感設置變化,就是要盡可能展現多變與波折。可以結合社會大事或者生活變遷,讓主人公情感多走點弧線,而不是兩點一直線。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用來形容小說情感設置的效果,似可也。
2.事件如何設置變化
小說作為文學作品之一種,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設置故事情節時,往往把生活中的悲歡離合、辛酸疾苦、打擊磨難集中在作品里,使作品呈現出曲曲折折的變化,起起伏伏的跌宕。
《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作家海明威,深刻洞悉人類命運多舛。在打漁這件事上,也極盡情節變化之能事。
先是擺出84天未打到魚的殘酷現實。繼而讓老人繼續出海。
第85天,終于打到大馬林魚,真是謝天謝地。這仿佛是老天爺垂青老人了。可是,好景不長,鯊魚來襲!
老人又與鯊魚展開一場殊死搏斗。雖然,老人拼盡全力,但最終只剩下一副魚骨架。
你看,打到魚這個部分,既是情節發展的“波峰”,同時也是一個180度的巨大轉折。收獲魚,等于失去魚。變化之大,讓人從天堂跌入地獄。
欲使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有兩個小技巧:
1.設計障礙
不好好說話,不讓主人公爽!一帆風順的人生不精彩,一馬平川的小說情節不出色。這其實是為了讀者爽!滿足一種閱讀心理。
2.設置謎題
猜不透,摸不著,才有看頭。如果一眼望穿,明白如話,我們還有興趣讀嗎?所以,營造出“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故事效果,吸引力自然就有了。
小說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娛樂。給人以愉悅感、刺激感、新鮮感,必不可少!
茶余飯后,街談巷語,這是小說誕生之初最本真的面貌。不得不承認,小說在情節設置上,就應“死磕自己,愉悅別人”。
能帶給他人精神享受,小說才有話可說。
寫作精進人生!余老詩陪你一起成長。
《零基礎學新媒體寫作第一期公開招募》點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