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曾經的夢想(二)

每次回憶起高中的生活總有那么一段記憶浮現在腦海里。那是我和高三班主任的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那一次我與他談及了,我當時唯一的夢想,一個說出來或許就回讓人嘲笑的夢想。

那是周四的晚自習,我仍舊沉睡在美夢之中。班主任進來查班,看見我在那睡覺,我同桌叫了我一下我也沒起來。老師就把我“請到”了辦公室去談話。我走路仍然迷迷糊糊,到了辦公室,老師問:“高三了,還天天睡覺,你就沒一點壓力嗎?”我說:“昨天晚上看書看的有點久,感冒了。”老師笑了笑說:“你騙的了我,騙的了你自己嗎?你天天晚上干啥你自己不知道,我看你底子還行,好好學習考個2本還是有希望的?”我沒有回答,老師又問我:“你不知道咱們學校夜不歸宿是要受處分嗎?”“知道。”老師又問:“你有網癮嗎?”我說:“我也不太清楚,就是有時候朋友叫我去,我跟著他們走了,有時候自己也會想去玩會。”老師說:“從開學到現在你去過多少次?”我沒敢說實話,“5,6次吧。”其實我一周幾乎都沒在宿舍睡過覺。老師又問:“那你想過以后早干什么嗎?”我猶豫了一下說:“打電競!”我以為老師會罵我,或者會勸我放棄,都沒有。老師說:“挺好的,以后這個行業前景也不錯,但是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到了大學你會有很多很多的時間去為了你的夢想奮斗。”

那晚我和班主任說了好多,他告訴我如何克制自己,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成績。那晚會宿舍的時候,我感覺整個學校是那樣的美麗,那夜的星光仿佛只照在了我一個人的身上。那晚我拒絕了朋友的邀請,并告知我要好好學習,以后這種事情就不要叫我了。

但是故事并沒有按照慣例發展,我并沒有因此而成為了一個好學生,我記不清我努力學習了多久,三五天,一兩個星期,但我知道我絕對沒有超過一個月,只是我學會了,上班主任的課不睡覺,晚自習最后一節不睡覺。

我在清醒的看著自己墮落,非常清醒的看著自己,無能為力,無藥可就。游戲占據了我所有的生活,星期六下午休息去上網,有機會請假出去上網,晚上跳墻去上網,放假上會網再回家,開學先去上網,青春里唯一的娛樂方式好像只有上網,好像只有網吧才是我的歸宿,好像只有摸著鍵盤和鼠標的時候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在那個最美的青春里,在那個用來奮斗的年華,我卻沒有走在與高考搏斗的路上,沒有走在大眾所認可的路上,沒有走在爸媽的期望上。我辜負了太多太多的人,我對不起自己的才華以及曾受過的苦難,我用我整個的青春做賭注,去為一個說出來就會被別人嘲笑的夢想。

但是我依然感激我的班主任,至少他曾肯定過我的夢想,他曾為我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我看見了希望和陽光,但我已不知我為何又把它關上。

我也為了自己的夢想找個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

面對有些人的嘲笑,我說我以后是去打電競,不是玩游戲。電競你懂嗎?2003年11月18號,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2008年整合為第78號體育項目。2013年5月17號,17173向全球玩家發起請愿活動,申請將電子競技比賽加入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他們不相信,(前不就,央視新聞報道:電子競技被提名為2020年奧運會比賽項目。)他們說:“不可能,游戲不可能申奧成功的。要靠玩游戲就能得冠軍,那那些苦苦訓練的運動員,豈不成了一個笑話。”我說:“申奧的標準是:世界性、國際性、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可操作性。這些游戲都具備,而且游戲也符合奧運更高、更快、更強,不斷進取,挑戰極限,公平競爭的精神。”他們依舊不對我不屑一顧。

他們不知道游戲主要是娛樂,電競屬于正式體育項目。網絡游戲主要是在虛擬的世界中以追求感受為目的的模擬和角色扮演,電競則是在信息技術營造的虛擬世界里,進行嚴格的,有組織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的對抗。

他們不知道電競有明確的比賽時間與比賽規則,電競比賽是運動員之間,秉著公正公平的體育精神的比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對抗,決出勝負。

他們不知道全國電子競技大賽(NEST),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NESO),國際電子競技大賽(IET),全國高校電子競技聯賽(CUEL),正在火熱進行。無數的人已經奮斗的電競的舞臺上,拋頭顱,灑熱血。

他們不知道《奧林匹克憲章》中寫著: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恩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運精神。

他們不知道“人皇”sky第一次將五星紅旗,插在了世界電子競技的舞臺上,成為中國電競史的里程碑。他們更不知道,電競運動員背后的汗水。

你說國家對出征萬眾期待,我同樣有千萬擼友的無可替代。你說傳統體育的歷史悠久,我同樣有4年以后的奧運舞臺。你可以否認電競人的人生軌跡,但請大家不要將同樣的登頂夢想看做只是一場游戲,一樣是冠軍,一樣身披國旗。哪怕沒人喝彩,也要贏的精彩。我也是體育競技,我不僅僅是游戲,我為自己代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