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無意在網上瀏覽資料,看到題為“太原市重工業區新生兒血鉛及神經發育狀況”的文摘,探討和評價了太原市重工業區新生兒臍血鉛水平與神經行為發育現狀,結論是重工業區的新生兒血鉛平均水平高于標準值且高于市區新生兒的水平,并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有影響。
一時,我又想起十年前,葆嬰北京一中心開業半年后,我們組織的第一次微量元素測評。那天,有一個寶寶特別引起我們的關注。
首先,這個寶寶比起其他孩子來說顯得又黑又瘦,脾氣極為暴躁,除了易怒還頗有攻擊性,讓游戲區里其他玩耍的孩子都“敬而遠之”。然后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等體格測評結果多項不達標或在正常低限。家里人還說寶寶經常愛生病。當他的微量元素測評結果出來后,這一切都有了明確的解釋。這個寶寶微測結果鈣、鐵、鋅都低于標準,而血鉛卻是正常值的8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在老北京人的記憶中,肯定會有這樣的一幕:十多年前,東直門外斜街交匯處的環島大圓盤上,經常會坐著老頭老太太們,很多還會帶著孩子,對著川流不息的車流,指指望望,小寶寶們看的應接不暇,歡呼雀躍。往往一呆就到沒了太陽才回家。這個寶寶就是經常坐在那里看車流的一員。
寶寶由爺爺帶,老爺子帶孩子也夠難為他的了。只要寶寶哭鬧起來,就只好抱著他去東直門的大圓盤上坐著看車流,常常一坐就一個下午,只有這一個辦法才能止住寶寶的哭鬧,可是爺爺不知道,寶寶就像個吸塵器,把汽車尾氣里的鉛都收納到自己的身體里,久而久之,孩子已經鉛中毒了。
我們不能阻止鳥兒在頭上飛過,我們能阻止鳥兒在頭上做窩。雖然現在的東直門大圓盤四周高樓林立,已經沒有人再帶孩子去那里看車流了,但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還有很多污染存在,我們還需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相關知識,讓基礎營養成為保護孩子的健康長城。
小貼士:
嬰幼兒腎臟排鉛能力為成人的1/30。鉛在兒童呼吸道的吸收率是成人的1.6~2.7倍。空氣中的鉛多積聚在離地面1米左右的大氣中,而距地面75~100厘米空間正是嬰幼兒的呼吸帶。兒童口手連接行為頻繁,更易把鉛吃入口中。
鉛毒對兒童各器官各系統都有損害,尤其影響智能與體格發育,表現為食欲差、腹部隱痛、矮小、不明原因貧血、免疫力下降、肥胖甚至高血壓等。
鉛是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兒童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吸入或吃進去的鉛,比成人更容易進入腦組織,長時間即使是低水平的鉛污染,都會損害神經網絡的早期形成和后期的發育,這種影響往往發生在腦細胞增殖期、神經纖維的延伸期和神經突觸的形成期。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
準媽媽孕期鈣攝入不足,積蓄在骨骼里的鉛會隨血鈣轉移釋放入血,導致寶寶出生后行為緊張、易激惹、敏感、情緒不穩定。研究發現兒童8歲時出現行為異常及學習困難問題與出生時臍血鉛水平過高有關。
血鉛超標時,會影響同為二價金屬離子鈣、鐵、鋅的吸收和利用。
我們建議爺爺給寶寶增加優質蛋白、多種維生素和適量微量元素的補充,越是受鉛污染影響大的孩子越需要注意堅持補充。在我們不能控制身邊大環境時,增強自身營養是抵御鉛污染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建議這個寶寶要去醫院的驅鉛門診做治療。大約過了多半年,寶寶的狀況終于開始好轉了。